世界儲備貨幣遇逆風 多元配置成關鍵

【陳嘉穎】長期以來,美元被視為全球的避險資產,也是美國金融霸權的象徵,佔全球外匯儲備近六成1。然而近年美元的地位逐漸受到市場質疑。經歷多年強勢升值後,美元自2025年起開始走弱。截至本月中旬,美匯指數自高位回落逾10%,兌歐元更貶值12%2,並跌至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元走弱值得關注
導致美元走弱的原因有幾個。首先,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之後,美國的經濟表現一直優於其他國家,因此美元表現也相對強勢,然而此情況開始有變,在今年首季美國經濟出現萎縮,加上《大而美》財政預算法案或會使美國預算赤字在2034年前膨脹至約2.5萬億美元3,使投資者擔憂美國的財政前景,市場上開始出現「美國例外論」終結的聲音,美國的消費市道似乎正在放緩,而通脹壓力則持續升溫,加劇了滯脹或經濟衰退的風險。
其次,特朗普政府似乎認為較弱的美元有利於美國製造業出口,新出台的貿易與移民政策,也加深了美國前景的不確定性。第三,是美元的避險地位開始受到動搖。過去每當股市下跌,美元與美國國債總能發揮避險作用。但在2025年4月「解放日」後的股市拋售潮中,此情況並未出現。相反地,跌市期間美元與美國長期國債一同下跌,促使投資者加強對美元資產的避險操作。
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能左右經濟表現、各類資產的回報預期、估值與匯率動態。歷史上,美元走弱的時期往往也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週期。對於依賴美國資本市場的非美企業與國家而言,美元走弱意味著融資成本下降。若然美元持續走低,亞洲等地區的央行可能有更大減息空間,有助於刺激經濟增長。
美元資產依然吸引
但另一方面,近年許多投資者都持有大量美國資產。數據顯示,目前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元資產高達26萬億美元,因此,美元走弱可能會拖累投資者的整體回報。美元走弱亦可能推高美國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抬升物價,繼而限制聯儲局的減息空間。
展望未來, 筆者認為,美元價值可能仍被高估,預期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將在中期內進一步貶值。相反而言,歐元則有望持續升值,原因是德國政府計劃擴大財政支出,市場預期歐元區經濟將重拾增長動能。長遠而言,歐洲增加國防支出亦有助提升投資者信心,利好歐元表現。
當然,美國的實力仍然不可忽視。美國科技巨企具全球領導地位,是核心投資主題之一;美國資本回報率高、人工智能領域突出、其經濟規模更是別國難以媲美,使美元資產的投資吸引力依然強勁。然而,特朗普近來屢屢向聯儲局施壓要求減息,市場預期聯儲局在9月份或會減息,使美元未必能持續處於高位。面對這個形勢,一個主動管理的多元資產組合,將更能駕馭美元的波動風險,同時開拓不同的收益來源。
1. 安聯投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截至2024年底。
2. 安聯投資、CNBC,數據截至2025年8月20日。
3. 安聯投資、美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
原文刊載於Money Times專欄 1/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