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仿生機械人打進大眾市場

【尤靖湧】今年開局以來,中港股市表現頗為不俗,甚至是領先全球大市。刺激今次升市的催化劑,是中國推出自家的大型言語模型DeepSeek。但除了人工智能之外,中國在仿生機械人方面的發展成績也值得關注。
早前仿生機械人登上了中國春晚,與專業舞者一同登台,成為市場佳話。在實際應用上,其實有不少中國公司正在致力開發仿生機械人的不同技術,就筆者所知,有一家中國企業原本生產傳動裝置給汽車和電力系統使用,後來發現這類技術同樣適用於仿生機械人,因為機械人的手腳運動也需要類似的動力傳輸系統;另一家專門開發運動與熱能控制系統的中資公司,則致力於提升機械人運動的平穩性與精確性。另外,中國也有人工智能晶片設計公司專注於提供高效能計算解決方案,以支援仿生機械人所需的電腦視覺與語言處理能力。
中國與美日差距正在縮小
而除了在工業領域,機械人也開始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例如在酒店負責辦理客人的入住手續、在火鍋店內送餐至顧客桌前、甚至還能與遊客一起攀登萬里長城!當然,每當有新技術面世,大眾都需要時間來理解和接受。目前仿生機械人的技術主要來自美國企業,但中國在工業供應鏈和製造業方面具有規模及成本效應,因此其機械人零組件與美國、日本企業之間的品質差距正在縮小,當仿生機械人漸漸滲入大眾消費市場時,中國企業的優勢或會開始顯現。
中國的長期策略是建立以技術密集型製造業為本的經濟,從而減少對房地產與基建設施的依賴,仿生機械人只是眾多創新領域之一,相信未來市場上會湧現更多元化的科技新動力,為投資者帶來有潛力的長線增值機會。
原文刊載於BossMind專欄 18/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