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組合 駕馭市場風浪

【陳嘉穎】距美國於4月初展開第一輪貿易戰攻勢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期間金融市場一度大幅動盪,及後特朗普宣布暫緩大部分關稅政策90日,使投資者情緒漸為平復。但至今美國仍未與任何國家達成實質的貿易協議,市場充斥不明朗因素。
以優質債券提供防禦力
最近出爐的美國經濟數據仍相對穩健,但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已開始驟降。而美國2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按年增長2.8%,也反映了滯脹風險依然存在。當股市下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通常也會隨之下跌(即債券價格會上升),因為投資者傾向轉投安全資產。但近期美國國債的波動性也同時上升,似乎違反了傳統的投資邏輯。筆者認為,其中一個解釋是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若急劇放緩,將會令美國的財政平衡進一步惡化,當然,對沖基金去槓桿、大戶(機構投資者)重整資產也是原因。儘管如此,筆者仍然相信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核心政府債券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防禦力,尤其是當環球經濟增長前景進一步惡化的話,尋找資金避風港便變得相當重要。
我們認為市場需要時間來適應美國的新政策體系,投資者也正等待更多經濟數據出台。近日分析師已紛紛下調企業盈利與經濟增長預期,同時上調通脹預期,反映美國的滯漲與衰退風險升溫,聯儲局或需加快減息步伐。貿易戰形勢變幻不定,勢必會導致市場走勢波動加劇,而在各國的貿易協定塵埃落定之前,市場也難以具體了解公司的利潤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在貿易戰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較為依賴海外供應鏈的行業將受到最大衝擊,金融與工業也會受到波及;相反,以美國本土生產及銷售為主、議價能力與市佔率較佳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由於市場不確定性升高,我們為為投資者應採取行動以降低風險,並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的變化。目前筆者正看好這類企業的前景,當中包括了健康護理及基本消費品企業。
善用可換股債券的特性
除了股票之外,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具有防禦特性的高收益債券與可轉換債券,也有助我們分散風險,並緩和股票市場的波幅。尤其是美國可換股債券具有「非對稱回報」性質,意思是當股價上升時,可換股債券可參與其上行潛力,而在股價下跌時則可減輕下行壓力。
總括而言,過去多年美國股市的表現相當依賴於少數大型企業,不少投資者更索性只靠被動式投資(例如指數)來參與市場。然而,近期的市場波動已清楚顯示投資過度集中的風險。投資者有必要重整旗鼓,例如透過主動管理方式,投資於一個更加多元而分散的組合。
原文刊載於Money Times專欄 12/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