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港兩地消費市道
摘要
【鍾秀霞】在貿易戰持續、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本港政局動盪等多種因素打擊下,本港經濟漸現疲態,零售市道更是首當其衝。
在貿易戰持續、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本港政局動盪等多種因素打擊下,本港經濟漸現疲態,零售市道更是首當其衝。
本港的零售業近年極為依賴內地旅客,由於旅客數目減少,化妝品、藥房、金飾等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金飾就較為特殊。黃金向來都不只是消費品,尤其是在低息環境及人民幣貶值下,不少投資者都視黃金為對冲風險的工具。加上內地投資渠道不多,除了股票,最主要的是樓宇,而樓價已升了很多,中央政府亦暫未見有放寬樓市的跡象,買入黃金保值,遂成為不少內地人的做法。
本港零售業存在結構挑戰
酒店也是大受波及的行業,除了受累於內地旅客數目減少,還有一個較易忽略的因素,就是很多企業都減少了在本港酒店舉行路演或其他推廣活動,寧願改去新加坡等地。至於飲食行業方面,餐廳生意當然亦難免受到示威活動的影響,但就筆者所見,大部分餐廳未至於門庭冷落,只是在門外排隊的人龍減少了。而即使市面平靜,在如此政治氣氛下,很多港人都無心情出外消費。
總括而言,零售市道的疲態早於第二、三季已經浮現,但樓市及就業市場未有即時反映,到了第四季,情況或會進一步轉弱。筆者認為,撇除上述的短期因素,本港零售業本身就面對兩大結構挑戰,第一是消費模式的改善,愈來愈多人改為在網上購物;第二是港人喜歡外遊,把消費的支出都留在外地。
過往數年本港零售活動興旺,帶動整體經濟,但同時也造成了不少負面影響,只要走在街上,都會發現商店嚴重傾斜於某幾種行業,這種結構其實並不健康。而且租金成本愈來愈貴,生意不夠好的,根本難以經營下去;即使生意興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會遭到業主大幅加租。藉著今次的經濟不景氣,零售市道有望調整,不一定是壞事,一些街鋪已出現減租的壓力,當然業主不希望大肆宣揚減租,以免造成更大的下行壓力。
失業率或打擊內地消費
相較之下,內地消費市道就較為兩極,中高端市場仍然正面,不過低端本土品牌就較失色。
汽車佔內地的零售銷售市場三成,是檢視消費市場的重要指標。截至7月份,內地的豪華汽車仍然有正增長,某些牌子更錄得雙位數的增長,而受惠於消費升級的中檔日本車也有不俗的銷量;相反,本土品牌則錄得負增長,經營前景飽受壓力。
中港兩地最大的分別,是本港的就業情況仍然健康,統計處顯示最新失業率處於3%,雖略高於年初的2.6%[1],總算是保持於低位;反觀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飆升至5.3%[2],不少專家更相信,實際情況也許更壞。
失業率若持續上升,將無可避免打擊消費意欲及不利社會穩定,因此中央政府已推出了多項措施,包括削減增值稅、降低社保費率,以及鼓勵銀行扶助中小企借貸等,同時,人民銀行雖未必會減標準利率,但就已多次降準及推動利率自由化,整體貨幣政策也是趨向放寬。
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也反映於工業產出數據之上。內地8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下跌0.8%[3],創3年以來最大跌幅。在2017年及2018年,PPI數據一度轉負為正數,當時大家有種錯覺,以為中國的經濟或需求稍有復甦,但只要細心一想,便會發覺PPI數據好轉,應該是由於供給側改革所致。
基於產能過剩及環保原因,過去兩年很多企業都要配合國策,限制產量,供應下降了,自然會刺激價格。事實上,上游產業如水泥的按年增長僅得2-3%左右,遠低於經濟增長,需求談不上有任何復甦。
[1] 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200_tc.jsp?tableID=006&ID=0&productType=8
[2] 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190815/s00004/1565807770768/%E5%A4%B1%E6%A5%AD%E7%8E%87%E5%8D%87%E8%87%B35-3-%E7%B5%B1%E8%A8%88%E5%B1%80-%E7%95%A2%E6%A5%AD%E5%AD%A3%E7%AF%80%E5%B0%B1%E6%A5%AD%E4%BA%BA%E5%8F%A3%E5%A2%9E
[3]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448227/【A股脈搏】經濟數據添憂%20滬指震盪半日跌0.36-
取消QFII限制 兌換開放承諾
摘要
【黃瑞麒】對於A股投資者而言,最近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