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 一網打盡中國機遇

17/05/2018
安聯投資評析

摘要

【今日好文】要投資於中國股票,簡單來說可以細分為境內和境外兩大市場。境內市場順理成章與A股劃成等號,而境外市場,則以香港及美國股市為主,兩者之間各具特色,亦各有差異,要全面捕捉中國增長機遇,兩個市場可以互補不足,缺一不可。

  • 在港上市的中資股,以舊經濟板塊為主,料能受惠於內地持續推進的國企改革及供給側結構改革

  • 部份在內地A股和美國上市的新經濟股份,在港股市場中可說是「稀有物種」

  • 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可望透過中國預託證券(CDR)回歸A股上市,料能推升內地股市的市值和交投

要投資於中國股票,簡單來說可以細分為境內和境外兩大市場。境內市場順理成章與A股劃成等號,而境外市場,則以香港及美國股市為主,兩者之間各具特色,亦各有差異,要全面捕捉中國增長機遇,兩個市場可以互補不足,缺一不可。

港股舊經濟代表為主
香港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絕對不會陌生,可以說是投資中資股的先驅,投資中國更很可能從H股開始,隨著內地經濟不斷發展,中資企業在港股中的地位與日俱增,代表性已經超過一半1,最近納入恒指成分股的兩隻新貴亦為中資企業2

以恒生國企股指數為例,有近七成佔比,屬於處身舊經濟板塊的企業3,較能受惠於內地正在推展的國企改革,以及供給側結構改革。內地經濟持續改革,有助改善產能過剩行業的經營環境及盈利能力,令舊經濟股得以成就具有可持續性的長線增長。

滬港通及深港通近年開通之後,中港兩地資本市場更得以建立互動橋樑。人民銀行在早前宣布,自今年5月起將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至4倍4 ,新措施下,從此中港兩地股市的互動將更加緊密,北水南水互通,更可望提升市場的活躍程度。

捕捉中資「稀有」物種
不過,單靠投資於港股市場,又是否能夠全盤捕捉中國的增長機遇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部份新經濟類股份,在港股市場可說是「稀有物種」,但在A股市場卻多不勝數,以消費類股份為例,基本及非主要消費股在A股的佔比便高達22%5 ,比重更高於被視為經濟命脈的金融類股份;而在A股上市的健康護理企業,便有超過270家,反觀在香港上市的就只有44家5

另外,近年備受矚目的中概股(中國概念股,即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企業),例如電商四巨頭BATJ中的百度、阿里巴巴及京東6,在過去一段長時間,便因為受限於內地制度、監管規則、以及市場容量等多重因素,選擇遠赴美國上市,可見局限於港股市場,其實會錯失不少黃金投資機遇。

CDR急上馬捕獨角獸
說到新經濟企業,不得不提「獨角獸」(即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美國著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資料顯示,全球目前一共有超過230隻獨角獸,前10名便有4家為中國企業,分別為滴滴出行、小米、新美大及陸金所,前兩者更名列全球三甲7,可見這些後起之「獸」,亦不容本港投資者忽視。

正當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細節仍有待落實之際,內地當局已經加快部署新經濟股重回A股的進程。監管部門就中國預託證券(CDR)的相關討論及進展亦較預期快,而CDR試點正是要瞄準處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軟體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新經濟行業8 ,希望對中概股和獨角獸一網打盡。

看來境外中資企業「回歸」A股已成大勢所趨,當局加快推進CDR,更令BATJ可望成為回歸A股的先鋒8,預期首批CDR股份掛牌之後,A股的市值和交投可望增加。因此,要全面捕捉投資中國的增長機遇,坐看港股市場已經不足夠,放眼全球兼顧新舊經濟的投資機會才是萬全之策。




1資料來源:港交所,截至2017年12月29日。
2資料來源: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1月10日。
3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截至2018年3月15日。傳統行業包括銀行、資本市場、建築材料、電訊、電力生產商、石油天然氣及房地產。
4資料來源:港交所,截至2018年4月11日。
5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截至2018年3月16日。
6BATJ指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京東。以上提及的任何證券只用作說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意見、或推介購買或出售任何特定證券或策略。
7資料來源:CB Insights,截至2018年3月31日。以上提及的任何證券只用作說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意見、或推介購買或出售任何特定證券或策略。
8資料來源:路透,截至2018年4月2日。

 

 

中國投資:三大主題、一個推手

18/05/2018
安聯投資評析

摘要

【今日好文】中國素有「世界工廠」之稱,但隨著經濟轉型,再加上內地的中產階級冒起,如今內需消費及服務業漸漸成為經濟的推動力,中國的投資機遇也隨之起了變化,當中有三大主題最為關鍵。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