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局下的長線增長主題

【符致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政策急轉彎並為貿易談判留出空間後,環球關稅的緊張局勢得以緩和,加上今年首季美國企業財報表現理想,促使環球金融市場自5月以來已逐步回穩。
當然,目前環球經濟及地緣政治充斥著不明朗因素,若說樂觀情緒全面回歸,未免言之過早。但是我們看到美國經濟仍然展現出頗大韌性,就業市場仍然穩定、通脹亦未見大幅上升。美國企業持續投資於科技與基礎建設,而民眾的消費支出亦保持強勁,無疑,有部分原因是出於關稅的憂慮而提前投資或購買。但由於特朗普的民望有轉弱跡象,筆者相信在2026年期美國舉行中期選舉之前,他都不會冒險讓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基礎建設需求持續攀升
即使整體經濟狀況尚未完全恢復,而且當前的關稅水平仍高於拜登執政時期,市場普遍預期通脹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居高不下,但這反而有利於整體股市的發展,原因是當通脹率高於歷史平均水平時,股票往往會較債券更具吸引力。我們相信,環球經濟整體放緩,將會使股市的表現更為分散,而不再像過去數年般單純地由科技巨頭所帶動,當中有部分投資主題更值得投資者留意。
在未來數月,筆者看好的其中一個主題便是基礎建設。雲端運算市場持續增長、5G發展日益普及,加上環球各地紛紛推進智能城市項目,均促使市場對基礎建設方案的需求節節攀升。此外,環球供應鏈調整與再生能源投資,也在推動電力與物流設施的需求,尤其是面對環球秩序重整及氣候變化,各國政府與企業都愈來愈重視韌性與可持續性,既為基建有關的企業帶來了大量商機,也為投資者創造了吸引的增長潛力。
供應鏈重組利好智能機械人
另一值得留意的主題則是智能機械人。一方面,為了減省人手、降低成本及提升生產力,製造業正在大舉引入自動化系統。在另一方面,近年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出現了飛躍發展,亦使其應用範疇日益擴大。尤其是美國展開貿易戰之後,環球供應鏈正出現大規模重組,企業紛紛尋找對策,機械人及自動化相關的硬件與軟件企業勢必受惠其中。
展望下半年,筆者相信貿易形勢及政策去向將會持續左右投資者的情緒,市場不排除會出現過度反應,而每次整期都可能會出現吸引的買入機會,關鍵是我們如何做好選股策略,聚焦於那些能夠適應全新關稅環境、擁有結構性增長的商業模式,以駕馭周期性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