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對中國股票興趣回歸?

【尤靖湧】過去幾年不少外資撤出中國市場, 很多國際機構投資者都「低配」中資股,但自去年9月以來,我們看到情況似乎有所改變。
首先,是去年起中央政府推出了不少刺激政策,投資者情緒有所改善。其次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反覆無常,加上美國國債負擔日益沉重,令大家對美元資產的信心開始動搖。今年以來美元持續貶值、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處於高位,便正正反映了這種擔憂。
A股有助分散美元資產風險
那麼如果資金撤出美國市場的話,將會流往哪裡?其中一個選擇可能是中資股。事實上,中國A股與H股的走勢已經收復了4月份的失地。 中資股與環球股市的相關性相來較低,尤其是A股與美股的相關性僅為0.3,可發揮分散投資的角色。筆者早前到歐洲公幹,就有不少客戶對中資股深表興趣,雖然目前我們仍未看到資金有大舉流入的跡象,不過,市場對中資股的負面看法已消退了不少。
另一利好中國市場的因素,是關稅的影響力已經大為下降,以信用違約掉期(CDS)這個市場信心綜合指標來看,中國5年期主權CDS在4月2日「解放日」後一度大幅飆升,但其後已大幅回落,如今更回落至三年以來的低位,反映市場信心趨向正面。
即使中美目前仍未就關稅談判作出最終協議,但由於投資者早已有心理預備, 4月份市場震盪的情況亦不大可能重演。因為美國若完全不買入中國貨品的話,幾可肯定會迎來通脹壓力;另一方面,中國亦需依靠美國這個消費大國,因此筆者相信中美兩國將會持續進行正面討論。
中美緊張關係有望緩和
展望下半年,由於中國的利率仍然處於歷史低位,一些表現穩定的高股息股票有望獲得投資者青睞。此外,面對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一些成本以美元計價的原材料行業,或而收入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或服務業亦可受惠其中,包括化工業、能源業及航空業等。
值得留意的是,若然中美雙方的緊張關係得以緩和,美方會不會將部分科技出口管制鬆綁? 事實上,近年中國一直致力發展自家的高端科技業,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為投資者提供了結構性增長潛力。
總括而言,隨著政府連番推出刺激政策,貿易戰的影響漸漸減弱,國際投資者似乎再次看到了中國股市的長線增長亮點。
原文刊載於iMoney專欄 05/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