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 6月再起飛

【馬桂銓】由於關稅不確定性減退,加上市場對減息的預期升溫,標普500指數繼5月份上漲6%後,於6月再升5%,並已完全收復四月份的失地,目前達到6,200點的歷史新高。
2025年首季標普500一度上漲4%,但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的一系列關稅措施觸發大市震盪。指數在4月一度大跌18%,但其後逐步反彈。截至6月底,美股已回升至年初水平,年初至今累計升幅超過6%。至於彭博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亦已從4月8日高位的9.3,下降至6月底的2.8。
於本文截稿日,美國政府已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及和中國達成框架協議,並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及日本這四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關稅談判,希望可以在7月9日關稅暫緩期期滿之前達成協議,否則這些國家將會面對高達50%的關稅成本。根據上周的新聞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美國即將與另外10個貿易夥伴達成協議。 近日市場對今年內聯儲局減息的預期持續上升。最新的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計當局將於9月和12月合計減息64點子,相當於超過兩次減息。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市場認為當局的寬鬆步伐將會加快。
部分投資者認為,聯儲局的減息行動將使市場忽視潛在的經濟疲弱,形成「壞消息即是好消息」的情緒。筆者認為,市場對減息的反應將取決於減息背後的原因:如果聯儲局減息是因為關稅沒有引發通脹、且經濟活動依然穩健,那市場可能會給出正面反應,並迎來「剛剛好」情境,即增長穩健而通脹走低,使消費者能保住購買力,且貨幣政策處於寬鬆環境。但是,若然減息是因為經濟活動放緩,那麼市場或會出現負面反應。我們注意到美股與美國勞動市場的相關性頗高,一旦勞動市場轉疲,即使聯儲局減息也未必能抵銷股市面臨的衝擊。
近期不少客戶都詢問筆者關於美國資產長線前景的看法,每當心存疑慮的時候,我們不妨向大師取經。猶記得著名投資者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2020年給股東信中便強調「永遠不要與美國對賭」,他指:「在短短232年的歷史中……美國是釋放人類潛力的最強孵化器」,又指:「儘管中間有幾次重大阻礙,但我們的經濟進展仍然令人讚嘆。我們堅定的結論是:永遠不要與美國對賭。」
儘管近期傳媒對美國和美元前景的報道偏向負面 ──在今年上半年美元兌歐元貶值逾13%,但筆者仍然看好美國的長線投資前景。過去3年標普500指數的累計回報高達71%,居於全球第一,並拋離MSCI日本指數的62%、MSCI歐洲指數的43%,以及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的35%(以當地貨幣計價)。若將投資眼光拉長至五年,標普500指數的漲幅更達115%,遠高於MSCI日本指數的103%、MSCI歐洲指數的72%,以及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的47%。 以目前的估值而言,美股在短期的上行空間的確可能有限,投資者不妨等待回調後才再進場。在歷史上,美股每年平均都會出現三次幅度達5%的回調,以及一次達10%的回調。當然,股票投資者也可考慮把部分資金投放於歐洲股票。今年以來,由於歐洲央行減息、歐盟加強國防及基建支出,刺激歐洲股市表現不俗。而對風險胃納較低的投資者來說,一個以投資級別債券為主的環球多元化債券組合,相信有助駕馭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