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利率變化
應付減息有辦法
4種策略 4種「升」「息」享受

在投資世界裡,「升值」與「收益」往往是投資者心中的雙重渴望:既希望資產能穩步增值,又不願錯過穩定入息的機會——尤其在宏觀環境不明朗、利率走勢轉向的時候,這種「多心」並非矛盾,而是理性。
面對減息周期重臨,投資者不禁思考:到底有沒有一種策略能同時兼顧增長潛力與穩定收益?原來答案不止一個,而是四個!以下四種策略,正好為您在波動市況中提供進退有據的選擇。
問:美國聯儲局拍板減息,我應如何部署手頭上資金? 答:環球收益策略。 |
過去數年,不少投資者趁著高利率環境,把閒置現金放在銀行賺取利息。然而隨著美國重新踏上減息軌道,這種做法可能難以奏效。要在新常態下保持穩定回報,投資者需跳出傳統思維,積極尋找多元收益來源。
環球多元資產配置的最大優勢,在於能開拓收益版圖,把世界機遇盡攬其中。透過配置於不同市場與不同資產,投資者可望更精準地捕捉機會,同時發揮多元分散之效。
舉例說,投資環球股票不僅可參與各地增長動能,亦可透過收取期權金提升收益;配置環球可換股債券,則可在股價上升時參與上行潛力,並在市場下行時增強防禦力;至於投資於環球高收益債券及投資級別債券,則可望獲得優於國債的收益率,進一步提升入息潛力。
![]() |
問:我看好美國長期投資前景,但擔心短期波幅? 答:收益及增長策略。 |
今年美股再創歷史新高,投資者一方面希望坐上升市順風車,另一方面又憂慮高位入市的風險。此時不妨加強投資組合的「抗震能力」,透過一個揉合股票、高收益債券以及可換股債券的多元組合,既參與美國市場的上行潛力,又能提升收益水平,為組合增添穩定性。
美國企業盈利表現穩健、貿易與財政政策逐漸明朗,加上減息周期重臨,均有望利好市場表現。除了直接持有股票,投資者亦可考慮透過出售備兌認購期權來增加潛在收益,並在股價下跌時提供一定緩衝。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回報表現接近股票,但波動性卻相對較低,有助分散風險。而可換股債券則具備非對稱回報特性,一旦股市回調也可發揮防守功能。
靈活地調配這3種資產,將有助投資者打造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長線投資組合。
問:有沒有較穩健的方法參與科技板塊的增長前景? 答:環球智能城市收益策略。 |
隨著人工智能(AI)革命大爆發,全球各地的「智能城市」概念加速落地。對投資者而言,智能城市並非單一技術,而是一個涵蓋不同科技發展的綜合主題,當中包括了數據中心、安全與安保、智能醫療、電力基建、視訊監控、清潔能源及智能建築等,可說是關乎到城市中的各個層面。
環球智能城市主題的增長潛力固然驚人,但若希望兼顧升值空間與風險管理,便不能僅依賴單一資產。舉例說,一家人工智能企業可能同時發行股票、債券及可換股債券,這些資本結構的增長前景、風險及收益水平各有不同。深入研究企業的資本結構,將有助我們發掘更吸引的投資機會,並更好地管理組合的波動性。
問:世界正在不斷變化,舊有的投資思維是否追得上新時代發展? 答:環球精選主題收益策略。 |
人工智能(AI)已不再局限於科技板塊,而是滲透至製造、醫療、零售、物流、農業、教育及基建等多個領域。面對這股跨界顛覆力量,投資者若仍以傳統行業分類尋找機遇,或會錯失良機。相反,一個不受地域與行業限制的主題式投資策略,將有助我們全面掌握未來大趨勢,並轉化為具潛力的投資機會。
不只是人工智能的採用,正在影響未來的大趨勢更包括數碼金融、智能機器、基礎建設、淨化水源及土地,以及新世代健康與幸福,這些主題不但反映社會與經濟的深層變化,更蘊藏著多元資產的配置機會。在捕捉股票升值潛力的同時,投資者亦可納入高質素企業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以提升入息水平並降低整體波動性。尤其在全球經濟仍存不確定因素,靈活運用多元資產組合,將有助投資者在顛覆中尋找穩定增長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