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遭打壓 資金另覓出路
摘要
【鍾秀霞】中國今年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9%,較第二季增速下滑3個百分點。其實經濟放緩已在外界意料之中,因為今年上半年全球很多地區仍處於封城狀態,中國的出口訂單因而錄得強勁升幅,加上處理疫情得當,經濟自然恢復得較好。
中國今年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9%,較第二季增速下滑3個百分點。其實經濟放緩已在外界意料之中,因為今年上半年全球很多地區仍處於封城狀態,中國的出口訂單因而錄得強勁升幅,加上處理疫情得當,經濟自然恢復得較好。然而到下半年,連串因素卻形成了完美風暴。
中國經濟近日面對的挑戰包括第二季基數較高、多項監管政策出台、汽車及家電等晶片短缺拖累出口活動、其他地區開始放寬封城限制而減少買入中國貨品,以及中國受到能源限電打擊等,因此筆者對經濟放緩並不感到意外。
政策縱放寬 整頓方向不變 醫療子行業前景令人期待
需知道在中國做生意,一定會受到國家指引方向影響,而且地產規管及限電都非新鮮事,尤其是房地產方面,國家一直想冷卻樓價,並以消費帶動經濟持續增長。但根據以往經驗,每次放寬政策後,市場炒風都會快速重來,問題根本未有解決,所以筆者相信今次中國政府會堅持房地產政策,如果行業下行壓力太大,不排除當局會放寬一點,然而整體方向不會因而改變。要留意的是,即使中國有些內房企業爆煲,未必會造成系統性風險,與其他自由市場的做法不一樣,在內地,有能力貸款的大多是國有企業,信貸情況較易控制。
外資對中國經濟一直抱有疑問:若政策放寬,他們擔心泡沫增大,若不放寬,又憂慮經濟增長會下行;倘政府不出手拯救受影響行業,他們擔心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如出手拯救,又認為會導致「喪屍企業」出現。如是者十多年來,這種矛盾心態一直存在。
因此,多年來內地股市都面對風險溢價,估值較美國等市場錄得折讓。只是今年碰巧連串因素結合在一起,令部分投資者措手不及。一直以來,內房都受到地方政府政策左右,限制發展商的業務靈活性,即使未來樓價穩定下來或信貸情況有所放寬,也不代表內房企業的盈利會改善。
投資者作出決策前,除注意政策方向外,還應仔細審視每一家內房企業的盈利能力及能見度。筆者多次提到,內地民眾投資渠道不多,因此很多家庭都把資產放在房地產市場,隨着該市場持續受到整頓,資金會另覓出路,其他資產如股票及債券有望受惠。
至於另一個面對監管的健康護理行業,我們的取態也一向審慎。因為政策風險對行業盈利前景有重大影響,不過筆者認為,部分醫療子行業的發展空間仍然令人期待。隨着內地社會日益富裕,民眾對醫療的需要必然會出現分層,換言之,私人醫療市場必定有生存及發展空間,所面對的監管風險也較低,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可望看高一線,然而市面上可供選擇的股份不多,估值因而較為昂貴。
相關投資策略:
›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
›神州A股
›亞洲多元入息
詳情内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中國重演「雷曼事件」機會微
摘要
【黃瑞麒】近日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是市場焦點所在,受到政策監管影響,自第二季開始內房股表現大幅下滑,隨後人民銀行採取行動平息市場緊張情緒,指導主要銀行「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市場氣氛略為回升。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