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供應鏈中斷演變至需求疲弱
摘要
早前有手機巨頭推出新機,令市場憧憬相關的中資手機零件製造商迎來反彈,可惜最後還是要面對現實,就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打擊下,即使新機的預購情況優於預期,第二季的整體手機出貨量仍料錄得按年跌幅。
早前有手機巨頭推出新機,令市場憧憬相關的中資手機零件製造商迎來反彈,可惜最後還是要面對現實,就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打擊下,即使新機的預購情況優於預期,第二季的整體手機出貨量仍料錄得按年跌幅。
價、量同樣面對挑戰
對於手機零件製造商來說,收入增長主要是來自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數量的提升。經過了差不多十年的智能手機增長潮之後,近年手機的滲透率已接近飽和地步,「造大個餅」的時代已經過去,消費者的換機速度也放慢下來。再加上疫情來襲,歐美各地實施社交隔離及留家政策,經濟處於冰封狀態,消費必然大幅減少。
近月筆者及團隊與各大企業的管理層保持緊密溝通,很多公司都表示復工進度理想,預計今個月的復工率將達九成,但最令管理層擔心的是:在交付手頭上的訂單之後,可以怎麼辦?如果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只屬短暫,那麼一些被壓抑的需求最終還是會回來的,問題是疫情何時才會完結?筆者沒有答案。全球製造業所面對的挑戰已由供應鏈中斷演變至需求疲弱。中國本土的需求還好,但環球很多國家仍然在努力對抗疫情之中,第三季出口並不樂觀;相較之下,第二季的生意已算明朗。
第二方面的增長,則是來自價錢的提升。大家都知道,如果新推出的手機型號,功能跟舊有型號是一樣的話,廠商一定要減價出售才能說服到消費者。問題是,中港的製造商往往只依賴一、兩個零部組件「食糊」,而手機品牌則會因應價錢、就不同的功能升級作先後次序的考慮,若然今次廠製的零件沒有被選中升級,則只能在價格上有所調整,最終影響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加上疫情揭示了製造業供應鏈的集中風險,不少跨國企業都正考慮分散供應鏈的來源,對中港的廠商而言無疑是另一個潛在的挑戰。至於在5G方面,雖然大家對此概念都充滿憧憬,5G的相關應用技術亦愈來愈多,但由於5G尚未普及,大家都不知哪一些應用最終會跑出。
總括而言,在競爭愈趨激烈、市場佔有率難以大升、功能升級未有突破等等的因素下,零部件製造商的增長高峰期或已過去,或需待到5G升級週期的出現,行業前景才會變得明朗。
本港企業基本面較穩健
至於在大市方面,由於筆者對於本港宏觀經濟的復甦前景並不特別樂觀,因而傾向在中資企業及A股之中尋找增長機會。但相較內地企業,本港企業仍然有一些好處。
首先,自去年起,香港已先後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及新型肺炎,股市固然也受到波及,但跌幅並不如一些人所想般嚴重。原因可能是港股的平均股息率不俗,在超低息環境下,能吸引一群尋找收益的投資者。其次,跟內地企業相比,大多數本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都非常穩健,現金充裕之餘,槓桿水平亦較低。而且很多老牌公司已經歷過多次的經濟順逆週期,管理質素較佳,因此,即使當下正面對運營挑戰,但也有能力應付,以及盡力維持股息率,至於部分銀行因應監管機構的要求而暫停派發股息,則是另一回事。
原文刊載於信報《理財方略》專欄 27/04/2020
油價崩盤 中外影響大不同
摘要
【黃瑞麒】近日國際油價大跌,5月份紐約期油更一度出現負油價之奇景,這對於中國經濟及股市究竟會帶來甚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