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看ESG
摘要
【鍾秀霞】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成為近年金融界的投資熱話,筆者所屬的公司也是積極的推動者。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成為近年金融界的投資熱話,筆者所屬的公司也是積極的推動者。在歐洲及北美市場,ESG的發展較快,但在新興市場則尚處於初發展階段,中國市場也不例外。身為大中華區的基金經理,又如何看待ESG呢?
以第三方數據作參考
以筆者的經驗,機構投資者如退休基金及主權基金等對ESG較為關注,散戶則可能因為未算熟悉,目前仍在教育階段。無論如何,筆者已將ESG因素納入成為投資決策的一部分。
首先我們會以第三方的數據供應公司提供相關資訊,但這些建議並非絕對的,而是只供參考,畢竟就目前而言,第三方數據供應公司所覆蓋的股份範圍並不徹底,而且對於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而言,ESG是一個學習過程,不少企業雖然有心改善,但就需要時間。
不同地方的實際國情各有分別,中國市場有不少國有企業,政府對企業的影響力龐大。究竟管理層有甚麼方法去應對相關風險?第三方供應商也未必知道,說到底,對投資者負責的是我們,所以我們需親身與管理層面見,了解他們的看法以及內部的實際運作,看看企業是否有改善。
以環球水準來看,中國企業的ESG評分當然不算高。部分對冲基金或維權投資者,會以公開手段迫使企業增加派息或改善其ESG因素,這不是我們的慣常手法,也不太適合中國市場。
加強環保操作及安全指引
身為長線投資者,筆者更重視的是與企業建立一個長遠而友善的關係,希望找出一些有心改善,能並肩同行的企業。除了加強與企業的互動 (company engagement),亦會在股東會中執行代理投票 (proxy voting)。 股東的職責,是提點企業認真對待ESG,不是捐點錢便代表有成果,而是要有實際改善,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引入更環保的操作,又或者加強員工的安全指引等,從而減低相關風險。
ESG並非空談,而是確確實實、不可逆轉的趨勢。早前港交所就對上市公司於ESG進行諮詢,建議加入強制披露規定,須包括董事會所發聲明及與ESG相關的事宜,又建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包括商業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公司將如何應對。
長遠而言,筆者相信在ESG方面做得較好的公司,由於能有效防範下行風險,融資成本或會因而下降,有利其財務狀況,無論對社會或投資者而言均是美事。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investMAN》專欄 20/11/2019
科技股的長遠增長動力
摘要
【黃瑞麒】筆者於此文將分享一下對各類科技股前景的看法。首先是在電商方面,「雙十一」購物節剛剛過去,電商於當天錄得高達2,684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按年增長26%,在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如此增速已經頗為不俗,並符合市場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