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改革措施 迎接獨角獸
摘要
【鍾秀霞】近年中港的金融市場推出多種新措施,為市場增添一些憧憬與刺激。以基金經理的角度會如何解讀這些措施?
近年中港的金融市場推出多種新措施,為市場增添一些憧憬與刺激。以基金經理的角度會如何解讀這些措施?
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上市,對很多投資者都很吸引。然而大多數獨角獸未有實際盈利,賣的仍然是主題與未來,身為主動式基金經理,我們對「獨角獸」會非常小心。即使該行業或業務的趨勢是對的,也要看管理層質素,除非我們對該公司本身就已熟悉,例如有些上市公司會透過分拆業務來釋放價值。但對於一些全新的公司而言,我們較難把握其商業運作模式。
香港市場有一定優勢
內地推出CDR,香港則有「同股不同權」,似乎都是為獨角獸做好準備,並形成內地股市跟香港股市「爭生意」的情況,而筆者認為中港是截然不同的市場,最根本的分別,是一個用人民幣計價,另一個是港幣計價。內地股市的好處是規模龐大,但香港仍然有一定優勢,就是市場自由流動,法規亦跟國際接軌。
內地生物醫藥行業火爆,是獨角獸的熱門地,這一行人才難找,尤其是涉及到專門知識,找到了人才也未必留得長。要把人才留在公司的話,派發股權予員工,然後按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或者是解決方法之一,管理層也會感到較為舒服。
這些新措施,對中港股市都屬正面,之前很多資金被吸引到了美國投資ADR,現時透過CDR或同股不同權等,部分資金將回籠到中港市場,有望刺激大市的成交量。
全流通增加企業效率
相對於CDR或同權不同權,「全流通」所吸引的鎂光燈較少,但筆者認為值得留意。全流通的推出,可以容許H股將「內資股」轉換為「外資股」,並全放在港股市場流通交易,令大股東有機會減持套現。以往,H股的大股東不能賣走手頭上的股份,自然沒有誘因去改善公司營運效率,現在卻有機會迎來轉變,實屬正面的措施。
另外,一直以來H股的自由流通量都很窄,只有一小部分股份屬於街貨,但隨著股份供應預期會增長,有分析擔心會為股價形成壓力,但筆者相信,相關過程是逐漸釋放股份的,大家不用過慮。
至於MSCI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之中,市場對此有無限憧憬。此舉的確標誌著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但老實說,不少主動式中國股票基金早已有部署A股,不會因為新措施而額外買入A股。A股是個很有趣的市場,一般外資對於A股抱著「有買貴無買錯」的態度,只會買入那些熟悉的白酒、家電品牌,但要再落一步,買二三線股份就未必願意,始終對於外資而言,A股仍是個非常陌生的市場,尤其是機構投資者,要花時間適應。
A股的好處是選擇多元化,由資訊科技、旅遊教育、軍事國防、到生物醫藥也有,相較於香港股市,基金經理的可投資範圍廣闊得多,但同一時間,卻未必具有足夠的行業知識,再以生物醫藥為例,不少公司都宣稱研發出抗癌藥或糖尿病藥,但實際上是否如此?如何判斷這一隻藥或另一隻藥好、繼而會為公司賺大錢?這些都屬於專門知識。
原文刊載於頭條《投資博客》專欄 21/05/2018
期待亞洲崛起
摘要
【陳致強】亞洲已經由世界工廠漸漸轉型為以千禧一代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亞洲中的龍頭國家如中國及印度,正推行結構改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強硬的貿易主張之前,中國已宣布了一帶一路計劃,而整個亞洲對美國的依賴也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