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成熟市場 宏觀政策走兩極

01/08/2022

摘要

【湯繼成】中國與成熟市場在周期性增長及宏觀政策上的分歧看來愈來愈大,而這些差異或許會收窄兩大經濟陣營的增長差距,並且會影響企業收益及利率差異。

中國與成熟市場在周期性增長及宏觀政策上的分歧看來愈來愈大,而這些差異或許會收窄兩大經濟陣營的增長差距,並且會影響企業收益及利率差異。

從增長角度看,筆者認為中國經濟正從第二季的疫情封控中復甦。除了個別地區出現零星反彈,新冠疫情新增個案已從4月高位顯著回落,當局亦微調應對疫情的策略,加強居民的核酸檢測,同時優化疫情追蹤及隔離措施,例如把外國旅客的隔離期限由21天縮減至10天。

而中國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增長步伐從第二季初的谷底回升。即使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僅增0.4%確實令人失望,但是6月份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固投等增速均較上月加快。

反觀成熟地區在未來幾季或出現較大幅度的周期性放緩。美國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放緩快於預期,市場對衰退的憂慮升溫。達拉斯及里士滿聯儲製造業活動指數均令市場失望,而6月美國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及ISM製造業調查均較一個月前急跌。即使同月非農就業數據理想,但是新增職位及工資的增長步伐放緩。



內地正復甦 取態續寬鬆

至於歐盟方面,俄烏衝突擾亂商業信心,並使能源價格暴漲,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PMI)調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皆向下。

由於美國在疫情期間推出龐大刺激措施及政策,其經濟狀況因而優於歐盟。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疫情期間美國批准的救市計劃規模料達5.1萬億美元,佔GDP的24.5%。相比之下,歐盟的計劃規模估計不及美國一半。而聯儲局的貨幣寬鬆程度,亦遠大於歐洲央行。我們認為,美歐在應對疫情上的差異,亦解釋了兩地面臨的通脹壓力,以及增長上的緩衝。

至於政策方面,中國正採取寬鬆取態促進增長,而美歐則被迫收緊政策對抗通脹。由於中國並無消費通脹壓力,當局可採取積極的財政及貨幣措施支持下半年增長。

受惠疫情早期的成功措施及外需激增,中國的擴增財政赤字佔GDP比率在2021年回落至8.8%。此外,當時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約有三分之一仍未使用,並推遲到2022年。我們預計,從2021年以來省下的專項債券額度,已公布及可能推出的財政資金,可為公共部門的基建提供所需資金。

假設疫情在下半年受控,筆者預期私人範疇未來幾季的需求將進一步回升,而這取決於政府的減稅措施及房地產市道。國務院推出6類共33項刺激措施,包括減免增值稅及買車退稅等。我們相信,這些措施將有助紓緩中小企及消費者的壓力。與此同時,6月房地產銷售數據改善,反映地方政府的寬鬆行業措施發揮作用。 歐美通脹勁 收水遏需求

在政府積極推動基建投資及提供資金下,公共部門的需求料將加快。除了上半年基本完成今年3.65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額度,國務院又調增政策性銀行的信貸額度,並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設立金融工具籌資。媒體報道又指出,國務院正考慮在今年第三季額外設立基建投資基金,並把明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中的1.5萬億元人民幣,提前撥入今年下半年。

另一邊廂,在通脹壓力升溫下,美歐在財政及貨幣政策上採取緊縮措施控制國內需求。雖然市場憂慮衰退風險,但是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均警惕通脹前景,並承諾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以遏止現時情況。我們預期,兩大央行短期內不會轉向鴿派,因為要穩定價格,結果是難免要破壞需求。



 
原文刊載於信報專欄01/08/2022


相關投資策略:
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
神州A
亞洲多元入息

詳情内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信貸脈衝指數出現回升訊號

02/08/2022

摘要

【黃瑞麒】國內和環球的挑戰,正為中國經濟帶來了「完美風暴」。一方面,中國一直維持清零的防疫政策,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干擾,並抑制了消費者支出,繼而波及本地和全球供應鏈,窒礙了港口運作。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