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兩端 看好印尼 觀望中國

06/06/2022

摘要

【湯繼成】中國與印尼目前恍如處身於宏觀經濟光譜的兩端,兩地在應對疫情方式、受美國加息的影響,以至是商品價格大升下對外部收支情況的影響均有所不同。這些差異讓兩地的前景互換,印尼有望跑贏同儕。

我們認為亞洲經濟前景受三大宏觀因素影響,包括應對新冠疫情的政策、美國加息,以及商品價格急揚,並對區內各經濟體構成不同影響。就疫情而言,個別地區重啟經濟快慢取決於當地採取與病毒共存抑或「清零」政策。美國加息則令大部分亞洲經濟體受累。而商品價格飆漲,導致區內不少淨商品進口國身受其害,但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淨出口國卻受惠。



內地堅持清零 投資者失信心

中國與印尼目前恍如處身於宏觀經濟光譜的兩端,兩地在應對疫情方式、受美國加息的影響,以至是商品價格大升下對外部收支情況的影響均有所不同。這些差異讓兩地的前景互換,印尼有望跑贏同儕。

由於中國政府堅持以動態清零應對疫情,令經濟落後於亞洲其他地區。當局的回應是更堅定執行清零政策,並會加強基建投資及政策力度來促進增長。不過,上海的封控令投資者對中國實現全年增長目標,以及抗疫政策的可持續性失去信心。

中國的宏觀經濟取決於政府的救市方案能否成功。筆者認為,即使私營範疇的活動受衝擊,從歷史所見,公營部門所推出的基建投資將有助抵消負面影響,就如中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後不惜以槓桿飆升及投資效率下降為代價,推出「4萬億元救市措施」。倘若中國政府願意在未來幾年承擔負面後果,相信仍有力提振基建投資,並可望實現「5.5%左右」的增長目標。

不過投資者要留意,美國國債及中國政府債券的名義收益差距已經收窄,削弱了流入中國債券的資金流。而全球商品價格飆升,加上環球出口需求放緩,亦會對中國的經常賬餘額構成壓力。中國的外部收支情況轉弱,或會令人民幣滙價受壓。



商品出口國受惠 復甦更快速

反觀印尼,雖然疫苗接種未算普及,但與之前的疫情相比,Omicron病毒感染較快見頂,至今導致的死亡及重症率亦較低,當地政府亦沒實施全國性嚴格封城,這就是經濟能在首兩季持續復甦的原因。印尼經濟正在重啟,本土需求及外國旅遊逐漸恢復。在私人消費及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持續復甦下,最新公布首季GDP按年增5%。因商品價格強勢,淨出口為整體增長帶來正面貢獻。經濟前景正面,預期印尼今年GDP增長由去年3.7%加快至5.4%。

印尼的資源豐富,是主要商品出口國,並受惠於煤炭、棕櫚油、鎳及天然氣等主要出口商品的價格飆升,相比其他地區,亦有助抵消較高的原油進口成本。商品貿易總額佔其GDP的4.5%,當中非油氣貿易順差佔5.6%,油氣貿易逆差則佔1.2%。因此,全球商品價格上升或使印尼今年保持輕微的經常賬盈餘。

而且,印尼的名義及實際收益率與美國差異仍大,加上相對2013年「退市恐慌」,當地的宏觀基本因素已改善,讓印尼央行可較美國聯儲局採取更循序漸進方式,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與亞洲其他地區相比,我們預期美國加息及美元走強對印尼外部收支及印尼盾帶來壓力。雖然食品及能源通脹趨升較令人憂慮,但政府可透過財政及行政手段解決問題,估計印尼央行即將開始加息,但步伐不一定與聯儲局同步。



 
原文刊載於信報專欄06/06/2022


相關投資策略:
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
神州A
亞洲多元入息

詳情内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A股的長期結構發展

14/06/2022
China Ashares

摘要

【黃瑞麒】截至5月底,MSCI中國A股指數已經下挫20.65%,如此跌幅難免令一些投資者對A股的投資前景感到憂慮。固然,俄烏戰事、通脹高企等短期不利因素,正在打擊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但大家對於A股的長期結構發展及特質有多了解呢?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