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政策放寬 憧憬下半年復甦

24/05/2022

摘要

【鍾秀霞】在過去數月,中國金融市場幾乎出現了一場完美風暴。在多種不明朗因素,包括外界對制裁措施的擔憂、中國當局對互聯網的監管、ADR中概股在美國的退市潮,以及新一波新冠疫情爆發等,導致中港股市出現巨大波幅。

在過去數月,中國金融市場幾乎出現了一場完美風暴。在多種不明朗因素,包括外界對制裁措施的擔憂、中國當局對互聯網的監管、ADR中概股在美國的退市潮,以及新一波新冠疫情爆發等,導致中港股市出現巨大波幅。

網企監管高峰期已過

為了減碳排放,在長久的一段時間以來,各國都集中火力開發新能源,在開發傳統化石燃料方面投放的資金大幅縮減。無疑,綠色能源是未來的發展大方向,步伐一定會持續,問題是現有的綠能未能在短期內追上,以填補全球對能源的需求。其中一個例子是,當油價處於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位,按道理消費者改為駕駛電動車是很合理的,問題是全球在近年一直鬧晶片荒,反映供求出了問題。而隨着疫情放緩,全球多地陸續重啟經濟,對石油的需求反彈,便形成了完美風暴,俄軍入侵引發的價格急升,只不過是「火上加油」。

成本急漲打擊中下游企業

嚴謹的防疫政策,令中國在今年實現2022年5.5%經濟增長目標時增添難度。不過,筆者相信,這反而會促使更多強而有力的刺激政策出台。事實上,我們已見到經濟政策制定者明確地發表穩定市場及放寬財政政策的評論,並表明會支持海外上市的中資企業。

目前的形勢看來,當局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高峰期已經過去。在今年第四季舉行的全國黨代表大會,相信會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關鍵時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經濟將企穩並開始復甦。

無論是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MSCI中國指數、標普/紐約梅隆中國ADR指數或恒生指數,在今年以來一同下挫,估值大幅回調。筆者認為,過去數月的市況與2018年頗為相似,兩次都是政府趁着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而決定解決高槓桿等結構性問題。在2018年時中央政府的關注焦點是影子銀行,而到了2021年則到了房地產成為重點整頓行業。這兩次收緊政策都導致了經濟急劇放緩和市場估值下調,不過隨着政府政策開始轉向支持增長,相信估值會漸漸企穩。

長久以來,房地產行業一直被視為金融市場風險的源頭,當局為了防止內房行業的槓桿進一步累積,並演變成為系統性風險來源,於是出手干預。

短期而言,房地產企業仍然面對嚴峻的流動性壓力,成為股市的一大風險因素,然而,我們已經見到行業出現了明顯的放寬訊號,市場的擔憂也逐漸緩和下來。

中港股抵買 後市看好

其實在悲觀的市場情緒背後,有些正面因素不容忽視。

首先,在經歷近期的調整後,中港股市的估值處於相當合理水平,甚至可說是便宜。截至今年3月底,恒生指數的12個月預估市盈率已低見9倍左右,並較歷史平均低超過1個標準差;同樣地,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預估市盈率也跌穿10倍及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其次,根據「滬港通」及「深港通」(北向)的數據,雖然近期外資稍有流出的跡象,但以中線的走勢視之,「滬深港通」仍然持續錄得累計淨買入,反映中線的資金流入趨勢不減。

第三,不少中資企業都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有能力趁着市況回調的時候作出股份回購的行動。查看數據,在2021年進行股份回購的中國企業(包括A股、ADR中概股及香港上市中資股),數目有接近1200家,而於今年首3個月,相關企業的數目已經超過600家,而且單是首季的回購金額已大幅超過去年全年。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過去一輪中港股市調整的主因是政策收緊,既然在地緣政治風險和疫情打擊下,中國當局已決定轉為放寬政策,那麼對未來股市走勢無疑是一大正面因素。

原文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新興智見》專欄 24/05/2022


相關投資策略:
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
神州A
亞洲多元入息

詳情内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疫境兩端 看好印尼 觀望中國

06/06/2022

摘要

【湯繼成】中國與印尼目前恍如處身於宏觀經濟光譜的兩端,兩地在應對疫情方式、受美國加息的影響,以至是商品價格大升下對外部收支情況的影響均有所不同。這些差異讓兩地的前景互換,印尼有望跑贏同儕。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