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港股的出路
摘要
【鍾秀霞】港股近年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隨着中資企業大舉來港上市,再加上內地投資者持續南來購買股票,令港股重現久違了的活力,一眾中資新經濟股份更是備受市場追捧。然而在另一方面,傳統港資卻相對失色,究竟一眾「本地薑」還有沒有投資的吸引力呢?
早前筆者說到,港股近年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隨着中資企業大舉來港上市,再加上內地投資者持續南來購買股票,令港股重現久違了的活力,一眾中資新經濟股份更是備受市場追捧。然而在另一方面,傳統港資卻相對失色,究竟一眾「本地薑」還有沒有投資的吸引力呢?
老牌港資增長較慢 但基本面穩定
目前港資企業面對的挑戰有幾個,首先是結構性問題。香港企業多數屬於舊經濟板塊,行業集中在銀行、地產及零售等,在新經濟當道的環境下,的確難以引起投資者的太大興趣。其次,很多中資企業來港上市不久後已擠身指數成份股之列,有入自然有出,遭到剔出指數的不少都是傳統港股,當中更不乏老牌企業。由於近年被動性資金(包括一眾指數式基金及ETF)的力量越來越大,本港上市企業的資金流因而遭到攤薄。第三,香港本已是個成熟市場,增長速度自然不及中國,因此企業的增長並不是「造大個餅」,而是越來越依賴吞併競爭對手,從而增加市場佔有率。
如要取得更大的增長,企業便要「跳出香港」,在神州開拓新市場。在過去十多年,香港企業在營運、資金及經驗方面確有更有優勢,但隨着中國市場步步發展,本土品牌紛紛冒起,這種優勢也日漸消退。如今港資若要再找增長出路,便要放眼東南亞等發展中市場,甚至遠赴英國、美加等地開闢新路線。以筆者所見,很多港資企業即使能走出香港,多數都仍集中在熟悉的業務範疇,難以轉型至新經濟領域。
話雖如此,香港企業也不是毫無優點。從基本面而言,港資普遍擁有良好而鞏固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也充足,而且相對於內地企業,港資企業的經營歷史較長,有抵禦不同經濟周期的往績,管理層的透明度及效率也較高,尤其是在面對波動市況或經濟逆境時,其表現相對穩定,也有能力持續派息,因此始終會有一班捧場客。
在這些年來,筆者所持有的港股比例的確一直下降。事實上,放眼整個市場,純粹投資於港資企業的基金數目也越來越少,這是中港經濟融合下的必然趨勢。不過,在亞洲經濟體中,香港的金融市場優勢仍然領先台灣、日本甚至新加坡等,傳統港資的增長即使放慢,仍然擁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選秀之道》專欄 29/04/2021
中國股市是「沉睡巨龍」
摘要
【黃瑞麒】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首季中國GDP錄得18.3%的按年增長,這明顯是由於去年同期在疫情來襲下的低基數所致,但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經濟開始從危機中恢復過來,也加速了中國的經濟增長。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