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 引領生物科技進入新時代

08/07/2020
基因編輯 引領生物科技進入新時代

摘要

【鍾秀霞】生物科技股份近年成為投資市場的寵兒,股價屢創新高,但大家對於這類企業的了解又有多深入?

生物科技股份近年成為投資市場的寵兒,股價屢創新高,但大家對於這類企業的了解又有多深入?科技不只是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更有望協助我們突破人類的局限,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主題,便是科學家如何研發遺傳或基因組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來改變人類的DNA,從而改變生理特徵甚至預防疾病,有望引領生物科技行業邁進新時代。

透過CRISPR或TALENS等編輯工具,如今科學家已可以進行基因組編輯技術,增刪或更改DNA內容,大眾比較熟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使用基因改造療法來預防或治療糖尿病、囊性纖維化甚至癌症,做法大致有兩個:一是將負責生殖下一代的細胞的DNA改變,二是針對非生殖細胞的療法。

基因改造 治病及解決農業問題

筆者早前閱讀報告,知道在2015年,英國曾有名一歲大的女嬰Layla Richards便以此治療白血病(亦即血癌)。由於當時所有的傳統療法都未能幫助到該名女嬰,束手無策的醫生最後破天荒利用基因改造細胞的技術,結果成功消滅癌細胞。然而,社會上對此療法仍然存在不少倫理上及政策上的憂慮,令這種基因療法在全球尚未普及。

基因編輯的另一個常見用途,是解決農業問題。隨著全球人口愈來愈多,整體的農田面積卻不斷縮小,糧食危機似乎已迫在眉睫。而基因技術的出現,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對抗害蟲、減少運輸過程中農作物的腐敗速度、保留更多營養,以及減少農藥的使用等。

以往澳洲的棉花田經常遭到毛蟲大舉侵食,毛蟲喜歡吞噬棉花的葉子和花蕾,因而影響了棉花的產量。在過去,棉農一直都以化學農藥來殺蟲,但現在他們大多已採用基因改造方法,使棉花能夠抵抗蟲害。這種基因改造方法本身對植物無害,但對毛蟲而言則是毒藥,因而能將農藥的使用大減八成。

但是就像基因療法一樣,食品的基因改造技術,同樣存在龐大爭議,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資訊披露方面。舉個例子,有些人本來不會對未經基因改造的大豆敏感,但卻會對經基因改造的大豆敏感。因此,監管當局也需與時並進,立例規定供應商要以清晰的標籤告知消費者相關的過敏風險。

筆者相信在未來數十年,科技創新將會一直推動市場增長。數據估計,全球的基因編輯市場將從2017年的約30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75億美元左右,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4.5%,在環球經濟一同處於衰退之時,這種增速可謂令人相當驚喜。生物科技及製藥公司正全力研發有關基因組編輯的技術,一旦成功,多種遺傳病和罕見疾病都會得以根治,但在這個過程之中,行業面對的最大風險仍然來自監管制度。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investMAN》專欄 08/07/2020

升市不忘管理風險

15/07/2020
升市不忘管理風險

摘要

【鍾秀霞】中港股市走勢一片亮麗,而且成交也配合大升,反映投資者情緒相當正面。有分析指,中國的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似乎有脫鈎的情況,但以筆者看來,中國各項經濟數據的確是處於反彈之中,例如6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便升至50.9的3個月高位,並優於市場預期。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