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投資市場的危與機

30/05/2020
疫情過後投資市場的危與機

摘要

【黃瑞麒】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初,筆者就減持了一些旅遊業等受較大影響的行業,例如是機場運營商及免稅商店等。

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初,筆者就減持了一些旅遊業等受較大影響的行業,例如是機場運營商及免稅商店等。另一方面,我們則趁機增加了一些醫療設備製造商和其他臨床研究服務提供商,以及5G相關的生產商等。

「新基建」為長線增長鋪路

隨著疫情大致受到控制,投資市場的重點已經重新回到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之上。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是否可以繼續找到中國的長期結構性增長趨勢,從而捕捉投資機會,而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儘管在疫情爆發之後,中美兩國之間的不信任繼續升溫,但這除了是危機,也帶來了機會,因為未來中國只會愈來愈著重能源供應和半導體等關鍵戰略領域的自足性。隨著中國在科技行業投放大量投資,為這兩大領域提供了寶貴的投資機會,當中包括了國內的電動汽車、替代能源、半導體製造等,這也呼應了中國對於「新基建」的政策大方向,包括了5G、智能城市和自動化等,既為長線增長前景鋪路,同時也可紓緩短期內經濟下滑的壓力。
 
此外,新型肺炎肆虐全球,各國政府意識到有提升醫療開支及水平的必要,中國也不例外,相信中央政府會持續改革當前的醫療體系。而在消費服務方面,在科技的幫助下,大家都發覺原來足不出戶也可以維持日常生活,傳統上的離線服務,也可以改為在線上遙距進行,包括了網上教育、網上醫療及網上購物等。可以說,線上服務已成為大勢所趨,將會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投資重點聚焦內需市場

在疫情期間,筆者跟團隊一直與內地的企業保持緊密聯絡,綜合內地企業管理層的說法,如今中國的營商環境已漸漸穩定下來並重拾正軌,有超過90%的企業已恢復業務營運。但就產能而言,目前很多企業的產能都仍落後於正常水平,很多製造業公司跟我們說,除了那些龐大的市場領導者之外,平均而言,產能的使用率僅約為60%至70%。展望未來,很多企業都擔心下游客戶會取消訂單,如果他們所售賣的產品對象是國內客戶,那問題並不太大,但如果是以海外客戶為主,下半年的前景將會更不明朗,因此我們必須密切注視情事態發展,同時將投資的重點聚焦在內需市場。
 
就估值而言,在今年年初,投資者本來預計中國A股市場的企業盈利將錄得接近10%的增長,但疫情的爆發,已大幅改寫了企業的業績,盈利預期被下調至幾乎持平,全年或將錄得低單位數。目前A股的預期市盈率(PE)大約為12-13倍,回復至歷史平均水平,若以市帳率(PB)來看,其估值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可以說, A股的估值仍然合理。

 

 


 




 
原文刊載於imoney專欄 30/05/2020

線上教育 增長前景不改

03/06/2020
線上教育 增長前景不改

摘要

【鍾秀霞】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大致穩定下來,中國政府的政策重點,也逐漸從遏制疫情,轉為支持內需消費和經濟增長。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