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可持續投資策略 在「承險/避險」間尋找機遇
在疫情後的世界,無論是社會、生活及工作模式都迎來重大轉變,再加上中美關係轉變,身處不明朗的時代,投資組合難免會面對額外風險。
市場走勢將「搖擺不定」
另一方面,為了刺激疲弱的經濟增長,各國主要央行紛紛以減息及量化等寬鬆貨幣政策來為金融市場注入龐大流動性。換言之,市場將會在「承險/避險」之間左右搖擺:當各種政治事件或公共衛生危機來襲時,資金或快速轉為避險至上,湧入「安全」資產;而每當央行有好消息宣布,樂觀情緒回歸,市場又將再次追逐「風險」資產。
尋求超額回報更為重要
在這種「承險/避險」的心態下,加上經濟擴張週期已接近尾聲,投資市場的表現將變得更加波動,而且預期貝他(beta,即大市回報)將會較低,令尋求阿爾發(alpha,即超額回報)變得更加重要。
可持續投資策略 正面應對風險
與其疲於奔命地追逐指數表現,投資者倒不如投資於具有高度信心的項目;與其被動地遠離風險,投資者不妨考慮以更深入、更全面、更主動的方式應對風險,以令投資組合維持在軌道上,例如善用可持續投資策略,投資於具可持續增長、估值合理,並旨在對社會產生正面、可量度影響的環球優質股票。
近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因素已成為投資者日漸關注的焦點。根據可持續及責任投資論壇(美國SIF)的資料,目前在美國有關可持續投資的市場規模,已高達12萬億美元,於過去兩年錄得38%的增長1。
ESG因素 對風險及回報影響深遠
可持續投資策略之所以迅速獲得金融市場及社會大眾接納,是因為投資者認識到ESG因素,或有助於管理風險及尋找出投資機會。舉個例,隨著近年火災、水災事件頻仍,為全球帶來無可估計的經濟損失,上市公司在生產貨物及提供服務時,將會面臨甚麼風險?又有甚麼解決方法?事實上,無論是氣候變化、污染、性別或種族多元、股東權益及管理層薪酬等ESG因素,對投資風險及回報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可持續的投資策略,不單有助改善風險/回報狀況、創造價值,同時也與投資者的價值觀及興趣相符合,使投資組合能迎合不斷發展的社會挑戰,同時締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 資料來源:可持續投資論壇2018年有關美國可持續、責任及影響力投資趨勢的報告,2018年10月3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