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憂慮減 聚焦結構性增長主題
摘要
【鍾秀霞】整體而言,大市在農曆新年後的調整已告一段落,更重要的是,從早前的亮麗業績期反映,中國企業的基本面並沒有出現負面變化。未來影響大市(尤其是A股)的關鍵之一,是利率政策的走向。同時,一些新興的醫療科技(MedTech)主題也吸引投資者的目光。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反彈的幅度強勁,一度引起投資者擔憂當局會收緊貨幣政策,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急升,通脹升溫之說甚囂塵上,使金融市場的氣氛轉趨謹慎。然而,近日公布的中國數據略為轉弱,似乎有助紓緩投資者對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憂慮。
在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9,按月輕微回落0.1個百分點,而新訂單指數更跌至48.1,不單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也是去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近月人民幣滙率的強勁走勢,亦備受市場注目。儘管離岸人民幣滙價已從5月底的高位回落,但在過去一年以來兌美元仍有逾7%的升幅。面對這種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的反應是上調外滙存款準備金率,從而抑制人民幣升值,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變動。
高端產品有能力轉嫁成本
人民幣升值會否對於部分企業形成壓力?大家不要忘記,在數年前人民幣滙率曾經長期地升值,其時企業的盈利卻不見大受影響,一來中國企業的成本效益步步提升,抵消了部分滙率升值的衝擊;二來,中國消費者的人均收入增加,也願意以更高價錢購入高質素產品及服務,因此,高端產品製造所面對的成本衝擊會較少。
今年以來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升,始終不利一些鋼鐵工具製造商的利潤率,導致相關行業走勢相對疲弱。然而筆者相信,替代進口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加上中國正處於工業升級的周期,相關企業仍具備結構性增長的優勢。
整體而言,大市在農曆新年後的調整已告一段落,更重要的是,從早前的亮麗業績期反映,中國企業的基本面並沒有出現負面變化。未來影響大市(尤其是A股)的關鍵之一,是利率政策的走向,中國政府一方面希望管控整體經濟系統的槓桿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平衡經濟增長動力,預期貨幣政策的變動有限,今年內人民銀行未必會上調政策利率,反而在近日下調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在「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方向之下,會致力把握每次調整的機會,選擇性地增持個別股票。
舉例,市場在年初大舉拋售電動車企業股票,導致行業的股價一度陷入低迷。然而,智能車始終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具有結構性動力,一些擁有領先技術的企業,便出現了強勁的反彈。
醫療科技市場將成大趨勢
具有結構性概念的還包括醫療行業。新型變種病毒令多個國家再陷入疫情之中,並為全球各地的公共醫療系統增添重大壓力,各類醫療設備如口罩、防護服、氧氣樽及製氧機等都出現短缺,再加上很多地方仍需實行封城措施,運輸服務大受影響,也導致醫療設備供應鏈中斷。
面對如此局面,多國政府已急急增加醫療開支,疫苗概念股當然備受追捧,同時,一些新興的醫療科技(MedTech)主題也吸引投資者的目光。舉例,在疫情期間大家都花多了時間留在家中,而為了減低感染機會,即使患病也未必敢到醫院求診,遙距式的醫療服務由是興起,另外,一些可穿戴的醫療裝置也紛紛面世,有助提升醫療效率之餘,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嶄新的機會。
原文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宏觀灼見》專欄 20/07/2021
中美角力下的股市前景
摘要
【黃瑞麒】中國很多科網龍頭企業都擁有堅實而龐大的業務,並受惠於日益增長的消費力。然而在中美角力下,究竟互聯網板塊的特殊情況,會否導致中國股市出現結構性的減值?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