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風潮再起

12/08/2020
私有化風潮再起

摘要

【鍾秀霞】今年港股私有化風潮再起,不少老牌的港資公司紛紛謀求退市,原因何在?

今年港股私有化風潮再起,不少老牌的港資公司紛紛謀求退市,原因何在?

香港的恒生指數已有50年歷史,很多白手興家的富豪如今已退下來,慢慢將業務交捧至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這些老牌企業當中,有不少都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水平低、同時又坐擁大量現金。然而在時代巨輪的轉動下,如今投資者喜歡的是網購、醫療、生物科技、新基建及5G等嶄新概念,以舊經濟為主的老牌企業,顯然不夠吸引力。
老牌企業乏人問津

其次是,自從ETF等被動投資工具大行其道之後,投資市場的資金愈趨傾側在一邊。若然股份不在指數之中,根本沒有人理會,由於欠缺被動式資金的流入,成交愈來愈低。結果是,這類股份本身的財政實力縱然不俗,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又錄得大幅折讓,但都不會獲得市場垂青,久而久之就成為被遺棄的一群。

因此,部分大股東或家族便趁機進行私有化,從而釋放股份價值。部分企業提出的私有化作價,較股份現價有一定程度的溢價,從而帶動股價出現近年難得一見的急升。但在實際操作上,基金經理要捕捉這些機會並不易。一來市場難以估計私有化的實際時機;二來,撇除封閉式基金(即設有固定期限、未必有活躍二手市場的基金),一般而言,互惠基金的基本經理職責是跑贏大市,例如是指定的基準指數,其表現定時定候受到廣大投資者的監察。

價值投資者的挑戰

舉個例,假設目前市況正在追捧生物科技,一些基金經理為了追貼甚至跑贏大市表現,或會跟隨追入相關板塊,因此,即使基金經理看到了部分股份有出現私有化的機會,也不一定會買入。

這也是今時今日價值投資者所面對的挑戰。以往投資者揀選股份,往往奉「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為金科玉律,但現時的投資世界改奉「顛覆式創新」的新經濟概念為王道,再加上被動式投資日益壯大,估值便宜反而是一個令投資者卻步的訊號,若然一味死守昔日的投資法則,只會被視為古老石山、不合時宜。但這是否代表投資者應盲目追捧估值高昂的新經濟股份?當然不是,筆者認為較理想的做法是取中庸之道,在致力尋找具有長遠增長動力的股份之餘,仍不忘估值及投資者情緒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原文刊載於蘋果日報《investMAN》專欄 12/08/2020

選股以本土經濟為重點

17/08/2020
選股以本土經濟為重點

摘要

北京早前爆發了第二波新型冠狀病毒,但疫情很快便控制下來。數據反映中國整體經濟仍在逐步復甦。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