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退休後的理財陷阱
摘要
[曹偉邦] 對於年屆退休人士,能夠有足夠的儲備過豐盛的晚年生活,的確是人生一大福分,也可說是成功應付了退休前的最大危機。不過,能達到預期的儲蓄目標不代表退休後安然無憂,事實上還有很多潛藏風險威脅着銀髮族的生活。
持續投資迎戰通脹
很多人以為將老本存在銀行就可以慢慢「搣」過世,完全忽略了通脹和長壽這兩大退休後的風險。根據資料顯示,香港由2000年底至今的平均通脹率為1.8%,雖然算是一個低水平,但未來的通脹走勢難以預料,加上港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萬一日後的生活指數遠較預期為高,壽命又不斷延長,生活開銷將蠶食「紅簿仔」內的存款,難保出現「坐食山空」的一天。因此,退休後首要做的風險管理,就是要持續投資,保持資產增值的能力。同時,最好也加一些可以帶來穩定而固定的入息計劃,例如終身年金,這樣既確保部分收入,也可避免因長壽所帶來經濟上的風險。
分段提取減少損失
投資市場波譎雲詭、起伏不定,假如在退休後才遇上大跌市,一旦資產大幅貶值,將拖累我們的生活質素。要防範這個風險,就要從多方入手,一是將退休後的資產組合的投資風險由高轉低,加入更多具防守性的資產,如債券及貨幣,減少股票類別的投資,並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以降低單一資產及市場帶來的集中性風險,提高組合的穩定性。
另外,成員在退休後,可保留部分資產在強積金計劃內,並透過分段提取設定,每月提取固定金額應付生活開銷。這樣即使在退休時遇上大跌市,也毋須因要急着變現,將賬面損失變成為實際損失。賬戶內的資產也可以一邊等待價位回升,一邊繼續滾存,保持資本增值能力,提高退休後的生活保障。
靈活應付額外支出
最後,雖然有很多危機是可以預計到,但也有始料未及的財務負擔,例如醫療開支、負債,或是需要向子女提供金錢協助等,因此,我們的退休後資產組合在追求穩定性之餘,也要保持靈活彈性,隨時可抽調出一定比例的資產作應急之用,但又不會影響我們的退休生活質素和保障。
我們不論在任何時候也要有危機意識,做好基本防範。投資市場的走勢難以預測,尤其是在退休後沒有工作這項主要的收入來源,可承受風險能力自然大減,所以我們更要提高警覺,積極管理資產,提防退休後仍會不斷出現的投資風險及理財陷阱。
退休儲蓄概念 從小開始灌輸
摘要
父母愛錫子女乃是天性,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沒有一刻是可以完全放下心頭大石,尤其在這個競爭激烈、高樓價、高物價的社會,家長由子女出生開始,已費盡心思為他們鋪路──由讀書時期要「贏在起步線」,至長大投身社會也盡力提供「父幹」或「母幹」,協助他們上車置業,為的只求子女的人生道路可以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