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

摘要
在撰寫本文時,聯儲局和美國的利率變動已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發表的言論較預期溫和,為短期內減息提供空間,同時亦指出關稅帶來價格壓力。
股市概覽
美國 | • | 隨著特朗普總統推遲徵收的「解放日」關稅於8月1日開始生效,美國股市在月初大幅波動,標準普爾500指數錄得自5月以來最差的單日表現。由於總統特朗普再度對聯儲局施壓,並在勞工統計局發表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後解僱其局長麥肯塔弗,這些舉動再次被指是政治干預,亦導致市場情緒受壓。然而,美國股市月內回升並輕微高收,主要受到市場對9月份減息的期望升溫所帶動。 | |
• | 美國經濟數據普遍保持穩健。在消費開支轉強的帶動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向上修訂為3.3%。亞特蘭大聯儲銀行的GDPNow估計數據顯示,當季增長為3.5%。不利的消息方面,零售額增長由6月份的0.9%回落至7月份的0.5%。其他方面,就業市場備受關注:7月份非農職位數目僅增加73,000個,遠低於預期的110,000個,而5月份及6月份的數據分別向下修訂為19,000個及14,000個。 | ||
• | 截至7月份止的十二個月,美國整體通脹率穩定於2.7%,但剔除較為波動的食品及能源價格後,核心通脹率升至3.1%的五個月新高。令人擔憂的是,在截至7月份止的十二個月內,生產物價通脹率(衡量貨品送達消費者前的成本)已從6月份的2.4%飆升至3.3%。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發言使市場對9月份減息的預期升溫,他指出疲弱的勞動力市場或會抵銷加徵關稅構成的通脹風險。聯儲局正面臨來自總統特朗普的巨大壓力,要求其大幅減息。 | ||
歐洲 | • | 歐洲股市在8月份微升,但表現遜於環球指數,投資者正審慎等待一連串討論俄烏戰爭未來形勢的高級別會議的結果。法國政局動盪加劇,亦導致市場情緒在月底轉弱。法國的國債及預算赤字水平不斷膨脹,促使總理貝魯提出於9月初在國會舉行信任投票。政府提出大幅削減預算,內容包括取消兩個公眾假期的爭議性措施,三大反對黨已表明將投反對票,導致CAC 40指數下挫,主要受法國銀行及保險公司的拖累。 | |
• | 受惠於製造業活動回升,漢堡商業銀行發表的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升至51.1的15個月高位,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重返擴張區域。此數據使歐洲央行在9月份的下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上升。與此同時,歐元區的通脹在7月份穩定在歐洲央行的2%目標。 | ||
亞洲 | • | 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在8月份上升。中國是表現最強勁的市場,因為中美延長貿易停戰、聯儲局有望減息,以及中央政府可能推行刺激措施,均令投資者情緒有所改善。東盟市場亦錄得強勁的回報,大多數市場跟隨8月下旬的環球升浪。新加坡領漲,因為當地股市繼續被視為避風港。在科技股的帶動下,馬來西亞緊隨其後。台灣股市亦上升,但在月初創下歷史新高後,月底稍為回落。相比之下,南韓股市在8月份表現落後並錄得負回報,但年初至今的整體表現仍然顯著領先。印度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發生齟齬,導致市場情緒持續低迷,拖累印度股市下跌。 | |
債券 | • | 環球債券在8月份的回報有好有壞。受惠於市場憧憬美國聯儲局於9月份減息,美國政府債券上升,其中10年期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跌15點子。然而,特朗普總統加強對聯儲局施壓並削弱其獨立性,導致升幅受限。另一方面,歐洲債券表現有好有壞,政府債券被拋售,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而企業債券則上升。10年期德國政府債券、英國金邊債券及法國國債的收益率分別微升3點子、15點子及16點子。 | |
展望 | • | 在撰寫本文時,聯儲局和美國的利率變動已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發表的言論較預期溫和,為短期內減息提供空間,同時亦指出關稅帶來價格壓力。市場迅速作出反應,突顯市場情緒對政策訊號極為敏感。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地區,長期利率下降可為我們的長存續期增長型資產帶來支持。 | |
• | 雖然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在8月份成為新聞焦點,但企業的言論及第二季業績顯示,迄今為止的直接影響不大。我們的環球策略持有的Shopify和Visa可反映有關支出壓力的初步跡象。Visa行政總裁最近指出,支出仍然強勁,而且關稅沒有造成顯著影響。Shopify則表示價格有所上漲,但對商品銷售總額未有顯著影響。歐洲工業龍頭企業Atlas Copco形容其業務受到的影響「目前極為輕微」。企業的穩健表現使我們更加相信,我們應專注於盈利能力而不是市場雜音。然而,企業經常提及貨幣匯率的阻力。 | ||
• | 投資風格方面,價值型策略表現強勁,而我們的歐洲及環球投資組合在8月份再度面對投資風格的相關阻力。然而,大部分可以輕易獲取的價值重估機會似乎已經消失。在防守型股票跌至17年新低的推動下,周期性股票相對於防守型股票的差距創下30年新高。隨著美國增長放緩及勞工市場降溫,風險溢價可能會擴闊且債券收益率可能回軟,因為市場歷來偏好防守股及優質增長股,而非價值股。 | ||
• | 受到橫跨多年的刺激經濟項目和眾多矚目的盈利報告所支持,資金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重新流入歐洲股市。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未來五年內,從美國轉向歐洲股市的資金有可能達到1.2萬億歐元,相當於歐洲當前市值的6%。估值相較歷史性水平較為吸引,而我們許多優質增長股持倉的估值均處於或低於其10年平均水平。即使在美國,我們重視估值的環球策略仍然發現有吸引力的優質增長機會。 | ||
• | 較低的利率、有利的政策以及可能日漸成熟的價值交易,正在為增長型股票的復甦奠定基礎。儘管人工智能、貿易和政治局勢可能會加劇波動性和表現差距,但我們認為,集中於持久護城河和新增長渠道的嚴格選股,仍然是實現長期領先表現的最佳途徑。 | ||
|
|||
> 下載
本文並不是提供或邀請或煽動買賣有關証券。請留意,在若干情況下,基金贖回可能會暫停。投資附帶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的市場所附帶的風險。詳情請參考有關基金的章程。
這裏所包含的資料由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Asia Pacific Limited 發佈。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Asia Pacific Limited 並不保証此等資料的準備、適合及完整性。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Asia Pacific Limited 或其聯繫成員,對此等資料的錯誤或遺漏並不承擔責任(包括任何第三者責任)。本文部份資料包括任何意見或預測均根據或來自我們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並不保証來自該等來源的資料的充足、準確、可靠及完整性,我們亦不對此承擔責任。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