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利率變化
聚焦優質港元債券 站在守衛資本最前線

在貿易戰陰霾下,今年以來股市走勢劇烈波動,經濟前景亦充斥不明朗因素,投資者不禁疑問:到底何處才是資金的避風港?
為波動市況做好準備
自從美國於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便居高不下。隨著中國宣布報復性關稅,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其他國家在回應美國貿易政策時則採取較為謹慎的立場。隨著美方宣布暫緩關稅措施90天,市場情緒已稍為平復下來,但各國何時及如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仍然充滿變數。
踏入2025年第二季,儘管美國的硬經濟數據仍相對穩健,但與軟數據之間的落差正在擴大,多項調查顯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信心正在下滑。有見及此,市場的避險情緒依然高漲。
問題是:投資者是否只能持有現金來應對波動市況?
面對經濟放緩的可能,利率期貨市場顯示,美國聯儲局或於下半年再次減息,但通脹升溫卻可能窒礙當局的減息進度。另一方面,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等主要央行亦可能在今年持續減息。換言之,定期存款利率或會隨之下滑,對現金持有者不利。
相較於現金儲蓄,一個波動性低、且專注於優質債券的港元收益策略,或許是應對當前環境的有效方法。
定期存款利率持續下滑,影響現金購買力
波動性低的優質債券,或許是理想的替代品
1. 質素為上 降低投資波幅
一般而言,股市的波動性較大,未必是所有投資者都樂見。若不願意承受過高風險,投資者不妨專注於優質的債券工具,例如平均信貸評級達到A級的債券,以降低風險。這些債券包括了政府債券、類主權債券(即由政府支持的機構或公營機構所發行)或跨國大型企業債券等。這些債券發行商的財政實力往往較為雄厚,甚至有政府擔保,因此其違約風險較低、表現亦較為穩定,是資金避險的天然選擇。
2. 集中短期債券 實現穩健收益
面對利率前景不明朗,投資者或許是時候「棄長取短」──減少持有長存續期債券、專注於短存續期債券。
簡單而言,存續期是量度息口升跌對債券價格的敏感度,並以年數表達:存續期愈長,對利率的敏感度愈高,債券價格波動愈大;相反,年數愈短,敏感度愈低,債券價格的波動亦較小。對於渴求有穩定收益的投資者而言,集中於優質短存續期債券,可望以較低風險提升收益。
3. 專注港元資產 減少匯率風險
身為精明的投資者,我們除了要留意資產價格升跌,也應關注匯率所帶來的風險,尤其是在國際經濟格局有變、利率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各國政策可能出現分歧,引發環球匯率波動。有見及此,一個專注於以港元計價的債券投資組合,將有助本港投資者更安穩地面對市場風浪。當然,靈活性也不可或缺,投資策略若能在集中港元資產的同時,亦能靈活地持有其他貨幣計價的證券,便有機會捕捉更多額外的機會,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總括而言,一個違約率低、波動性低的收益投資策略,有望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有助我們應對日常開支、退休生活甚至是醫療費用,同時更讓我們可以輕鬆地面對種種市場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