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於社會有益、又有佳績的投資者?
企業除了以盈利為目標,也肩負起社會和環境責任,而且學術研究發現,ESG策略對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投資都有正面作用。問題是,投資者應如何應用ESG策略?
大家還記得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嗎?在這一場福島核災難中,不單造成重大傷亡,也令東京電力公司遭受到難以估計的損失。另外,2013年孟加拉一製衣廠大樓坍塌,造成逾千人死亡,全球零售商也飽受壓力,各界紛紛要求他們重新審視供應鏈的安全性。
這兩件事,其實都反映了一點:就是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對現今企業之重要性。企業除了以盈利為目標,也肩負起社會和環境責任,而一間優秀的企業,理應在圖利和貢獻社會兩方面兼得。無論是對社會或對投資者而言,ESG策略都是一個正面的策略。因此,ESG評分較高的企業,往往令投資者感到安心;相反來說,忽略ESG因素的企業,分分鐘會面對更大的風險,並且置投資者於險境之中。
ESG因素已漸漸成為投資界的主流,用以評估企業風險的重要一環。過去數年,ESG投資錄得可觀的增長,由摩根士丹利研究發表的一項有關可持續投資的最新研究顯示,有84%的受訪者表示,正在積極考慮或將ESG融入其投資過程之中;更有60%受訪者表示,在過去4年有實行到ESG策略。
大勢所趨下,不少企業已漸漸納入ESG的準則於其營運之中,對於不熟識這個議題的投資者,或會覺得若企業要配合諸多準則,難免會增加成本。實際上是否如此?答案可能令大家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企業若然推行能源效益又或致力改善員工的健康水平,其實反過來會減低營運成本、提升企業整體效率,最終能增加企業收入,甚至推動股價表現。而事實上,已有愈來愈多的學術研究發現,ESG策略對股票、債券及房地產投資都有正面的作用。
相較西方社會,亞洲在ESG的起步較遲,但也開始取得不錯的進展,例如全球最大的退休金──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GPIF),就逐漸增加ESG方面的配置,是以相關的資產及產品相繼面世,以回應市場的需求,包括綠色債券或可持續發展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