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投資中國股票的7個理由
摘要
儘管近期有關中國的消息令市場感到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認為這不會改變長期投資的吸引力。中國較高的長期回報潛力伴隨著波動性,了解中國市場的動態有助我們更容易應對這些變化。
-
與西方市場相比,投資於中國有著不同的風險和較大的不可預測性,中國政府最近對科技及教育公司的整頓說明了這一點。過往,投資者一直獲得理想的長期回報。事實上,如圖1所示,從2000年1月至2021年8月底,MSCI中國指數的回報達402%。過往事實證明,像現時的波動市況為許多長期投資者提供買入機會。
圖1:MSCI中國指數及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自2000年以來的表現(以美元計,指數重設為100)
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1年8月31日。按美元計的總回報(未扣除費用)。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
-
投資者可以透過多種途徑買入中國公司的股票,這一點現時變得更加重要,因為中國最近的監管整頓對一些上市公司 — 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美國預託證券(ADR)和部分 香港上市公司 — 的影響較其他公司大。由於中國A股幾乎佔中國總市值的70%,中國的資本市場較許多投資者認識的更要廣泛和深入(見圖2)。
圖2:中國股市的主要證券交易所(與歐元區比較)
資料來自深圳交易所、上海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彭博、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總數僅作比較用途。包括的股票可能在多個交易所上 市。中國離岸股票的定義為最終母公司位於中國的企業。不包括停牌股票、投資基金及單位信託。
-
對科技巨頭和教育企業的監管整頓對中國A股的影響較其他上市公司少(見圖3)。這是投資者探索廣闊的中國股票領域的另一個原因 — 不論股票在哪裡上市。
- 互聯網、教育和電子商務股在香港上市股票及美國上市ADR中代表性較佳。
- A股(在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覆蓋更多行業,例如工業、健康護理及消費品行業。
圖3: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與MSCI中國指數自2020年9月以來的表現(以美元計,指數重設為100)
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1年8月31日。按美元計的總回報(未扣除費用)。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
-
中國股市的長期潛力理想而受到投資者青睞,但它們亦可用作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 如圖4所示,過去10年中國A股與全球股市的相關系數僅為0.32,意味著幾乎70%的時 間A股的走勢與全球股市不同。(相比之下,美國和全球股票的相關系數為0.97。)在環球投資組合中加入A股或有助創造更佳的風險回報。
圖4:2011年以來主要股票市場之間的過往相關性
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相關性數據乃根據過去10年各自MSCI指數的歷史回報計算,採用每週回報(以美元計)。 中國A股由MSCI中國A在岸指數代表;香港上市中國股票由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代表;亞太區除日本股票由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代表; 環球新興市場股票由MSCI新興市場指數代表;日本股票由東證指數代表;美國股票由標普500指數代表;歐洲股票由MSCI歐洲指數代表;環球股票 由MSCI世界指數代表。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
-
雖然中國傳出負面消息,但全球投資者仍繼續將中國A股納入其投資組合(見圖5)。2021年8月錄得連續九個月的資金流入,反映投資者「逢低買入」。中國政府近年分別 於2014年及2016年推出了滬深港通計劃,為更活躍的跨境投資奠定了基礎。
- 在「南向」交易中,中國大陸居民可透過上海或深圳交易所購買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 中國大陸以外的投資者可以透過香港交易所購買上海或深圳A股(稱為「北向」交易)。
圖5:自2014年透過滬港通的每月北向淨買入(人民幣)
資料來源:Wind、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1年8月31日。
-
中國日漸融入環球金融市場,其中一個跡象是主要股票指數納入更多中國股票 — 這反映中國在環球金融體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然而,與該國龐大的經濟潛力相比,中國在這些指數中的代表性仍然偏低(見圖6)。投資者或希望考慮較基準指數配置更多資金於中國。
圖6:中國及中國股市的主要統計數據
資料來源:FactSet、MSCI、高盛全球投資研究,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曾經是「世界工廠」,現已從低成本的製造業轉向對其增長至關重要的高科技領域,同時希望實現自給自足。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不斷增長的國內消費、高科技創新和對無碳經濟的承諾都是中國增長故事的重要部分。
1. 資料來源:eMarketer,數據截至2020年。
2.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19年。
3.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19年。
4. 資料來源:世界最大出口,數據截至2019年。
5. 資料來源:經合組織、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18年。
6.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截至2019年12月。
7. 資料來源:高盛,數據截至2020年7月。
8. 資料來源:胡潤研究院、日經亞洲評論,數據截至2019年。
9. 資料來源: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
10.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截至2021年。
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不受管理數,涵蓋亞洲兩個已發展市場國家(不包括日本)和九個新興市場國家的大型及中型股票。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不受管理,旨在代表23個已發展市場及24個新興市場的大中型股票的表現。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不受管理,代表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大型及中型中國證券。MSCI中國指數不受管理,涵蓋了大約85%的中國股票領域的大型及中型股代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不受管理,涵蓋27個新興市場國家的大型及中型股代表。MSCI歐洲指數不受管理,代表歐洲15個已發展國家大型及中型股票的表現。MSCI世界指數不受管理,涵蓋23個已發展市場國家的大型及中型股。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是一個不受管理的市值加權指數,追踪主要H股(在香港交易所交易的股票)的表現。標普500綜合指數不受管理,通常代表美國股市。東證指數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分所有上市公司的不受管理市值加權指數。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
中國第三階段:史詩故事的新篇章
摘要
要了解中國當前的發展,重要的是要明白中國現時不但強調經濟實力,亦著重話語權和影響力這些「軟」實力。投資者需要了解這些策略重點將如何以及在何處轉化為機遇。
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