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投資:亞洲金融市場推進改革呈現投資機會
24/11/2015
• | 美元強勢和聯儲局或會於12 月展開第一次加息,應不會導致明年加息持續 |
• | 亞洲實際利率仍然高企,有進一步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對區內風險市場帶來支持 |
• | 區內槓桿情況偏高,來年亞洲經濟增長或有所放緩 |
• | 受惠政策改革,中國服務業增長勢頭強勁:利好保險、環保及天然氣、非主要消費品及房地產板塊 |
• | 偏好高息債券及股票等提供收益的資產類別 |
安聯投資認為,雖然已發展市場成功走出經濟衰退的陰霾,預期2016年環球經濟增長仍然緩慢。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正面,市場預料聯儲局有可能將於今年聖誕前加息。安聯投資估計,美國即將開展的貨幣政策有別於其他地區,美元匯率走強可能成為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的負累。
相比美國,歐洲資本市場的情況較佳,主要由於商品價格下跌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擴大,對市場均帶來支持。安聯投資認為,由於歐洲企業盈利周期呈現增長動力,具有穩固基礎的收益股的前景略勝一籌。日本方面,雖然經濟復蘇的訊號仍然微弱,然而,股東回報漸受關注,以及企業盈利能力逐步改善,料繼續成為日本股票市場的兩大支柱。
放眼亞洲,安聯投資認為,2016年市場將會面對金融改革進一步帶來的影響。其中,區內個別改革措施,特別是針對解決經濟長期出現結構性放緩方面初見成果。亞洲的槓杆情況偏高問題仍然存在,預料未來幾年經濟增長幅度將會相對減慢;然而,中國、印度和印尼繼續推出的寬鬆貨幣政策,料有助經濟平穩增長,為市場帶來機會,吸納估值吸引的資產。
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表示:「在環球市場波動性增加和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亞洲仍然是投資者捕捉收益和回報的市場。過去一年,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充滿憂慮,導致亞洲市場表現猶如過山車般動盪。然而,現在的情況與97年金融風暴時截然不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一課後,現時大部份亞洲國家的經常帳餘額和外匯儲備實力更見雄厚,具備較佳條件抵禦市場震盪。」
2015年,中央進一步推行改革措施,以實現結構性經濟轉型的長遠目標,令中國成為環球最波動的資本市場之一。陳致強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是朝著穩步放緩的速度邁進,但不會出現經濟崩塌或『硬著陸』。我們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由服務業而非製造業所推動。中國改革正在逐步發揮作用,經濟增長動力轉移至來自消費品,並為保險、環保和天然氣、非主要費品和房地產板塊帶來正面的利好作用。」
陳致強續稱:「中國市場在金融改革下持續開放,我們看到市場上出現更多利好因素。在美國掛牌的的中資預託證券(ADR)已獲MSCI 納入為旗下新興市場指數,為A 股最終全面納入該指數踏出重要一步,長遠令更多環球投資者得以全面參與中國市場,在經濟增長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中國貨幣市場化將會提高人民幣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機會。這些改革和發展對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構成正面影響,有望在措施落實後有序吸引資金流入。」
對於聯儲局加息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安聯投資亞太區債券部投資總監陳清順表示:「對比其他新興市場,亞洲的增長前期較佳,違約風險預期亦較低,亞洲債券息率平均仍高已發展市場債券息率。亞洲貨幣市場經歷近期調整後,目前亞洲債券市場的估值,特別從總回報而言變得更加吸引,預料可吸引更多投資者投入市場。」
亞洲企業債券方面,「我們繼續看好個別高息債券的前景,由於其息差較大,有助為美國利率正常化引起的息率上升提供適當緩衝。」陳清順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