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創新力量
人工智能是否成為新一代的「鐵路」?

在美國鐵路業正進行整合的時期,人工智能帶來哪些投資機遇?
- AI基礎設施:打造人工智能骨幹的公司,例如NVIDIA(晶片)、AMD,以及高效能伺服器供應商,是這股投資熱潮的核心。
- 數據中心與能源:運算能力的巨大需求,推動了數據中心營運商、雲端服務供應商及能源公司的增長,尤其是那些投資於核能與再生能源的企業。
- AI驅動產業:除了科技領域,如機器人、自動駕駛車、AI醫療與工業自動化等產業也將受益於全球AI採用的加速。
人工智能(AI)正迅速從一項專門技術演變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核心骨幹,現時有前所未有的大量投資正湧入基礎設施、晶片、能源與雲端運算領域。美國科技巨頭單在AI領域就投入了數千億美元,遠超歐洲的長期承諾,顯示出一場持續且大規模的轉型。
19世紀的鐵路熱潮徹底改變了經濟格局,透過連接市場、促進商品的大規模分銷,以及推動工業擴張。在美國鐵路建設的高峰時期,其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1,成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一。這項投資重塑了貿易模式,加速了城市化進程,並促成了全新的產業,例如鋼鐵、煤炭和物流。
如今的人工智能常被比喻為那個變革時代的現代版本,但規模可能更大。分析師估計,全球AI相關資本支出可能需達到目前的3至4倍,才能與當年鐵路熱潮在經濟產出中的佔比相題並論。與鐵路一樣,AI也正在改變經濟結構。不同之處是速度與範圍:鐵路花了數十年才重塑經濟,而AI的採用只需數年,已幾乎同時影響了所有產業。
僅在2025年,四家美國科技巨頭——Alphabet(Google)、Amazon、Meta(Facebook)與Microsoft——預計將在AI基礎設施與相關項目上投資約3,210億美元,這相當於德國五年總支出計劃的一半,而該計劃才剛由政界與企業領袖宣布。這還不包括其他美國主要企業,如晶片製造商、雲端供應商與AI新創公司,也正投入數十億美元於這個快速擴張的領域。Alphabet最近更將其AI支出計劃增加100億美元,令總額達到850億美元2,理由是對運算能力的需求前所未有。
這不僅是另一個科技故事,而是一場經濟轉型,正在重塑各大產業的生產力基礎。AI正迅速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主要骨幹,影響從醫療、金融到製造、物流與交通等各個領域。而目前,美國正以最快、最大規模、並獲得最多政治支持的方式建構這個骨幹。
美國領先的部分原因在於華府對AI的全力支持。在「贏得AI競賽」3 高峰會上,總統特朗普公布了一項行動計劃,旨在確保美國在AI時代的主導地位。該計劃提出一條完全國產的AI供應鏈,涵蓋先進晶片、安全能源來源,以及訓練與部署尖端AI模型所需的龐大數據中心。計劃內容包括對美國電網的大規模投資、加速新數據基礎設施的審批流程,以及推動核能與再生能源,以避免瓶頸。無論是否誇大,方向已非常明確:AI投資正以歐洲尚未未能追上的速度迅速加快。
與此同時,Tesla已與Samsung簽署了一項165億美元的多年晶片製造協議,用於未來的AI6晶片,將為Grok、Optimus機器人與車載系統提供動力,突顯了AI硬體4 的長期垂直整合。
對尋求長期成長機會的投資者而言,這場轉型可能是一個世代僅有一次的機會。資金不僅流向主導新聞的科技巨頭,也流向整個AI生態系統——從高效能晶片製造商如NVIDIA與AMD,到建設數據中心的公司,再到需應對電力需求激增與冷卻技術挑戰的公用事業公司。除了科技產業本身,AI也將重塑製造、物流、醫療甚至農業,開啟全新產業與商業模式的大門。早期投資者可能會獲得如同鐵路熱潮或1990年代網路崛起時期的回報。
如此集中的資本支出往往預示著長期市場轉變,為早期布局的投資者創造機會。對主題型投資者而言,AI不只是科技故事,而是一項結構性超級趨勢,正重塑全球產業,並在多個領域提供數十年的成長潛力。
1Robert Fogel 1964;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2Alphabet Investor Relations
3The White House July 2025; White House Unveils America’s AI Action Plan
4Wall Street Journal 28th of July; Tesla, Samsung Sign $16.5 Billion Deal to Make AI C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