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強積金20年點滴
摘要
強積金是香港打工仔的重要退休儲備之一,為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積金局就其投資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和指引,包括須投資特定交易所及基金須持有最少三成港元投資項目等。
強積金制度於200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轉眼間這個專為香港打工仔退休保障而設的儲蓄制度,已經歷廿個寒暑,期間更不斷作出突破及完善相關計劃,以協助和吸引成員更好地運用強積金,為日後的退休生活奠定穩固的基礎。
回想強積金在推行初期,積金局及業界都面對重重挑戰,既要教育市民大眾退休保障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取得成員的信任,加上當時經濟環境一度欠佳,要打工仔習慣未出糧先供強積金,以及建立為長遠退休儲蓄的紀律,的確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及磨合。
基金收費續降有助爭回報
隨着當局與業界致力推動強積金計劃,加上市場競爭有所增加,基金收費、類型及選擇方面不斷有所改善,其中成員最為關心的強積金整體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由2007年的底的約2.1%,降至2020年10月的1.45%1 ,減幅逾三成,進一步減省開支,將更多供款投放於爭取回報方面。
至於基金選擇及投資策略方面,目標日期基金、追蹤指數基金、預設投資策略(DIS)先後應市,以迎合不同成員的投資習慣及需要。另外,去年推出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以稅務扣減作為賣點,TVC及合資格延期年金的保費可享稅務扣減優惠,每年上限為6萬元。筆者本身也有參與TVC,藉着額外供款提升退休保障之餘,又可以慳稅,一舉兩得。
現時積金局正積極籌備名為「積金易」(eMPF)的智能數碼平台,提供一個以用家為本的一站式處理強積金的中央電子平台,屆時成員將可更輕鬆管理不同強積金帳戶,並有望促進「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放寬至全自由行,讓成員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做自己強積金的「話事人」。
上文談及多項強積金多年來的發展,但若論及成員最切身的感受,相信莫過於見證帳戶內的資產由「雞碎咁多」,滾存至一筆可觀的金額。根據資料顯示,強積金總資產已突破1萬億元,截至去年底,每名成員累積的強積金平均為21.7萬元,累積超過100萬元資產的「百萬富翁」帳戶更已超過6萬個。至於回報方面,截至今年10月強積金扣除收費和開支年率化回報為3.9%2 ,高於同期的1.8%通脹率,由此可證強積金這套長期儲蓄制度,具有一定抗通脹及資產增值的效果。
基金收費續降有助爭回報
不過,當成員累積一定強積金資產後,切勿掉以輕心,以為市場波動難以動搖資產,反而要更留意着緊管理,因為資產總額的基數變大,即使輕微的市場波動也會造成明顯影響。假設市場向下調整5%,等值1萬元的資產帳面損失為500元,但等值50萬元的5%蝕幅,則為2.5萬元,反之亦然。因此,隨着帳戶內的累算權益日益壯大,成員應更用心管理,假如長期因疏於管理而偏離儲存目標,即使日後加大供款,也未必有足夠時間或機會填補差距。
我們期望未來與成員繼續並肩同行,研發更多元化的投資方案,包括退休前後的安排,達到及維持他們理想的退休生活水平。
[1] https://minisite.mpfa.org.hk/mpf20/tc/dialogue.html
[2] https://minisite.mpfa.org.hk/mpf20/tc/dialogue.html
強積金「貼地」迎合不同退休需要
摘要
因疫情肆虐,市民繼續實行家居抗疫,電視成了不少人的消遣娛樂節目,近期一套愛情小品更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全因題材內容夠「貼地」,圍繞老中青的生活問題,成功引起市民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