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中的「沉睡巨龍」

20/04/2021
China: the “sleeping giant” of the equity markets"

摘要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並導致全球經濟放緩,但以多方面來看,2020年對於中國而言都是一大分水嶺。安聯投資環球股票產品專員主管William Russell解釋了中國如何實現其長期戰略,投資者從中又可發掘哪些機會。

要點

  • 中國正晉身為全球強國,不應再被視為新興市場
  • 得力於投放了龐大資源發展5G基建、數碼化、半導體和人工智能,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高科技的翹楚
  •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或將持續,因此中國已加強供應鏈並建立新聯盟,希望做到自立自強
  • 就經濟和市場規模來看,中國股市在許多基準指數中的代表性都不足,因此集中於投資於基準指數的話,對中國的投資便可能不足

正當西方仍在應對疫情危機之際,中國早已擺脫困局。為何中國經濟如此強勁?

William Russell: 毫無疑問,疫情已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中國亦難以獨善其身。2020年首季疫情來襲,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嚴重打擊。但當美國和歐盟等大多數西方國家仍在疲於應對疫情時,中國及一眾亞洲國家的情況似乎相對較好。中國的疫情管控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因而有望強勁增長。而且中國的長期成功故事很有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為何你如此肯定?

William Russell: 推動中國成功的因素眾多。首先,是中國擁有令人羨慕的結構性條件,包括人口結構良好、消費行為健康及收入與日俱增等。舉個例,中國千禧一代的財富增長,令他們的消費力今非昔比。另外,中國專注發展一些增長潛力龐大的經濟領域,例如致力推廣機械人技術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應。此外,中國正投放龐大資源於5G基建、數碼化、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致力成為世界高科技的翹楚。以上種種都是中國未來增長模式的支柱,而這些發展也意味中國不應再被視為新興市場,而是已晉身成為全球強國。

那麼政府的投資大計仍然是復甦的主要推動力嗎?

William Russell: 中國政府向來對經濟政策和投資項目都有重大影響力,但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就是中國去年的經濟政策其實比很多西方國家都更為傳統。這是中國政府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取得的經驗,當時中國展開了大型的財政計劃,最後卻導致債務大增,外界普遍視之為一個錯誤的經驗。展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步步發展,政府很有可能會採取審慎的措施,減少政策支持和投資支出水平,從而防止槓桿進一步擴大。

與其他國家保持良好貿易關係,是經濟進一步增長的重要條件。你認為這方面有沒有正面跡象?

William Russell: 近年中美關係一直存在問題。我們認為即使雙方的言辭稍減鋒利,如此緊張的關係也不大可能得到緩解。畢竟,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是對上美國大選中各方政治人物都同意的少數事情之一。這解釋了為何中國以自立自強為目標,加強供應鏈、發展現代製造業設施及建立新的貿易聯盟。例如,新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旨在建立亞太區國家的經濟聯盟,成員國佔去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外,經過七年的談判後,歐盟和中國最近也宣布了《全面投資協定》(CAI),這是中國的戰略突破,有助中國建立新的國際夥伴關係。

可持續發展趨勢在國際上的角色日益吃重,這對中國有何意義?

William Russell: 中國對可持續發展愈來愈感興趣。中國最近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儘管前路漫漫,但實際上,外界正對許多公司──尤其是碳排放量最高的那些公司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加快減少碳足跡。例如,中國已對可再生能源、電動車、氫技術和其他「潔淨技術」投放大量資金。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在太陽能裝置方面也處於領導地位。普遍來說,中國企業的治理和報告已有顯著改善。如今很多公司都有提供員工認股權計劃,更能與股東利益並肩一致。當然,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向投資者提升透明度,但整體方向實在令人非常鼓舞。

那麼投資者如何從中國的持續增長中受惠?

William Russell: 最直接的方法是投資於中國股票市場。 及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年間,基準指數──MSCI中國指數的累積回報率為521%,而同期MSCI歐洲指數的回報率僅為98%。一直以來,大多數環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尤其是A股市場)的直接投資都相對較少。原因之一,是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規模,中國在很多指數中的佔比一直都被低估,而此情況料將持續。結果是,專注於基準指數的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投資或許太少。例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在2019年中國佔全球GDP達 16%以上,超過歐盟的15.4%。然而中國目前在全球股票的主要基準指數──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中僅佔約5%。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仍然是股票市場中的「沉睡巨龍」?

William Russell: 絕對是。中國在全球指數中的代表性不足,當然有其理由。例如直到最近,外國投資者才能較容易地進入中國在岸股票市場(即A股)。但是隨著中國市場日益開放,中國股票在這些指數中的比重料會增加。我們可以預期中國在MSCI所有國家指數中的佔比將增加一倍,有望跟歐元區的佔比拉近距離。事實上,我們認為假以時日,中國會被投資者視為一個獨立的資產類別,就如美國或日本一樣。此外,中國公民近年一直在增持本土股票,隨著中國的儲蓄文化有變,預料此趨勢將延續下去。

你認為未來有何投資風險?

William Russell: 若短期內中國股市出現調整期,我們不會感到驚訝。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股市錄得強勁反彈,市場出現一些獲利回吐實屬正常。此外,隨著中國採取審慎態度,使貨幣政策正常化,流動性環境或會由相當充裕變為溫和。其實我們認為回調是健康的,有助為未來的發展奠下堅實基礎。長遠而言,中國股市仍有不少令人信服的投資理由。當然,中國股市是個相對波動的資產類別,因此關鍵是投資者要有長遠的眼光,並審視自己對下跌的承受能力。

在2021年你對中國有何期望?

William Russell: 近年中國湧現了不少非凡的創新──包括在醫療診斷中使用人工智能,以應對醫生嚴重短缺的問題;而在遺傳學和癌症藥物的研發也有重大進展。而且我們也看到太陽能技術日益先進,令部分的太陽能生產成本能低於化石燃料。我希望中國能在不同領域都取得進一步發展,並將成果與全球分享、惠及世人,而不會在這個「去全球化」的趨勢中孤芳自賞。

通脹如何為主動型定息收益投資者帶來機會

27/08/2021
How inflation can be an opportunity for active fixed-income investors

摘要

貨物和服務價格上漲是傳統政府債券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然而,主動型基金經理可以透過通脹的升跌來創造正回報,關鍵是要了解構成政府債券收益率的不同風險溢價,以及如何使用相關工具以受惠於這些溢價。

要點

  • 定息收益回報取決於投資期內最有可能出現的宏觀環境以及當前市場價格反映的程度。
  • 名義政府債券的四個主要風險溢價包括實際無風險回報率、實際期限溢價、預期通脹率和通脹風險溢價。
  • 對這四個因素走勢的預期變化決定了名義政府債券收益率的走向。
  • 主動型定息收益基金經理使用一系列的工具,尋求從各個組成部分中創造回報,這在通脹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十分重要。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

Welcome to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選擇您的語言
  • English
  • 中文(繁體)
選擇您的身份
  • 個人投資者
  • 中介人
  • 其他投資者
  • 退休投資者
  •  

     

    安聯精選基金
    • 安聯精選基金為傘子單位信託(本〝信託〞)遵照香港法例並根據信託契約而成立,內含不同附屬基金,各具不同投資目標及/或風險取向。

    • 投資於任何附屬基金均須承擔多種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於定息收入證券的風險、證券風險、與個別公司有關的風險、國家及區域風險、通脹風險、評級下調風險及集中程度風險)。

    • 認購部份附屬基金之單位並不等同存款於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

    • 部份附屬基金是組合型基金,其絕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本信託旗下的其他附屬基金。這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集中程度風險、與組合型基金的性質有關的風險及資產配置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能投資於單一國家或地區。相對於比較多元化的附屬基金,該等附屬基金或會因其集中於單一國家或地區承擔較高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投資於中國市場及人民幣,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人民幣貨幣風險、投資範圍受限制風險、流通性風險、信用及稅務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金融期貨或期權合約,會涉及較高的交易對手、流通性及市場風險。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可能失效及╱或導致附屬基金蒙受重大虧損。附屬基金的衍生工具風險承擔淨額最多為其資產淨值的50%。

    • 投資所涉及的風險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部份或全部投資金額。

    • 投資者不應單靠本網站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

請示意您已閱畢及明白有關重要資料。